搜索
首页 《芙蓉台》 飘香上下两婵娟,云在巫山月三天。

飘香上下两婵娟,云在巫山月三天。

意思:飘香上下两婵娟,云在巫山月三天。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芙蓉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芙蓉花的诗,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芙蓉花的美丽和仙气。 首句“芙蓉花开秋水冷”,以芙蓉花开和秋水冷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也为全诗定下了清雅的基调。 其次,“水面无风见花影”,进一步描绘了芙蓉花在水面上的倒影,展现了花的美丽和静谧的氛围。 接着,“飘香上下两婵娟,云在巫山月三天”,则通过飘香、婵娟、云、巫山和月等意象,营造了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清澜素砾为庭户,羽盖霓裳不知数”,则以清澜、素砾、羽盖和霓裳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芙蓉花仙境的美丽和神秘。 “台上游人下流水,柱脚亭亭插花里”,通过游人、流水、柱脚和插花等意象,展现了人们在芙蓉花仙境中游览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惬意和舒适。 “阑边饮酒棹女歌,台北台南花正多”,则以饮酒、棹女、歌声和花多等意象,展现了人们在芙蓉花仙境中欢乐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欢乐和祥和。 最后,“莫笑来时常著屐,绿柳墙连使君宅”,则是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芙蓉花仙境的喜爱和留恋,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芙蓉花的美丽和仙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芙蓉花开秋水冷,水面无风见花影。
飘香上下两婵娟,云在巫山月三天。
清澜素砾为庭户,羽盖霓裳不知数。
台上游人下流水,柱脚亭亭插花里。
阑边饮酒棹女歌,台北台南花正多。
莫笑来时常著屐,绿柳墙连使君宅。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巫山

    读音:wū shān

    繁体字:巫山

    英语:Mt. Wu, on the Changjiang River by the Three Gorges

    意思:
     1.战国·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

  • 婵娟

    读音:chán juān

    繁体字:嬋娟

    短语:仙女 嫦娥 仙子 花 美人 尤物 娥 天仙 淑女 绝色 美女 佳人 国色天香

    英语:lovely wowan

    意思:

  • 飘香

    读音:piāo xiāng

    繁体字:飄香

    造句:

  • 上下

    读音:shàng xià

    繁体字:上下

    短语:天壤 好坏 高低

    英语:up and down

    意思:I

     1.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补义:附近〕。

  • 三天

    读音:sān tiān

    繁体字:三天

    意思:
     1.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
      ▶《宋书•律历志序》:“《天文》虽为该举,而不言天形,致使三天之说,纷然莫辨。”详“浑天”、“宣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