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洲苑》 春入长洲草又生,鹧鸪飞起少人行。

春入长洲草又生,鹧鸪飞起少人行。

意思:春到长洲草又生,鹧鸪飞起少人行。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长洲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充满了生机和寂静的混合,展现了一个深邃、稍有忧郁的画面。 首句“春入长洲草又生”,以明快的笔调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草木又生的景象,既有生机勃勃的春意,又有一种循环不息的时间感,给人以希望和活力的感觉。 次句“鹧鸪飞起少人行”,鹧鸪的飞起与少人行形成了静谧的氛围,以动衬静,更加凸显出环境的宁静,也带有一些孤独和空旷的意味。 第三句“年深不辨娃宫处”,通过“年深”表达了时间的流逝,通过“不辨娃宫处”传达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遗忘感,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结句“夜夜苏台空月明”,以“夜夜”强调了时间的持续性,以“空月明”描绘了寂静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苏台,但却增加了孤独和空旷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和历史的沧桑,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稍有忧郁的孤独感,形成了深邃、感人的意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入长洲草又生,鹧鸪飞起少人行。
年深不辨娃宫处,夜夜苏台空月明。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长洲

    读音:cháng zhōu

    繁体字:長洲

    意思:(长洲,长洲)

     1.水中长形陆地。
      ▶汉·王粲《登楼赋》:“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2.古苑名。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

  • 飞起

    读音:fēi qǐ

    繁体字:飛起

    意思:(飞起,飞起)

     1.向上飞离。
      ▶晋·王嘉《拾遗记•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剋伐。”
      ▶宋·孙光宪《八拍蛮》词

  • 鹧鸪

    读音:zhè gū

    繁体字:鷓鴣

    英语:partridge

    意思:(鹧鸪,鹧鸪)

     1.鸟名。形似雌雉,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足黄褐色。以谷粒、豆类和其他植物种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