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作么是眼,僧谁识此僧。
意思:眼睛是眼睛作么,谁认识这个僧人僧。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送僧游天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僧人生活的诗,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境界。
首句“囊空心亦空”表达了僧人的内心世界是空灵的,没有任何杂念和欲望,只有清净和空寂。第二句“城郭去腾腾”则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环境,远离尘世喧嚣,仿佛腾云驾雾般超脱。
接下来的两句“眼作么是眼,僧谁识此僧”则表达了僧人对世界的看法和理解,他们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世俗的繁华和名利,而是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存在。这样的僧人,谁能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呢?
接下来的两句“歇隈红树久,笑看白云崩”描绘了僧人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他们在红树林中休息,看着白云飘散,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最后一句“已有天台约,深秋必共登”则表达了僧人对于天台的约定,深秋时一定会一起登上天台,这可能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也可能是一种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境界,同时也展现了僧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境界和情感,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一种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