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晨坐寓兴》 得丧心既齐,清净教益敦。

得丧心既齐,清净教益敦。

意思:得失心已经变,清净教更加重视。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晨坐寓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清晨坐虚斋,群动寂未喧》是一首优美的禅意诗篇,它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时刻,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平静和自然之美的深深欣赏。 首联“清晨坐虚斋,群动寂未喧。”描绘了清晨时分,作者独自坐在虚斋中,周围的世界一片寂静,没有喧嚣。这一场景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清净、平和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静和安详。 颔联“泊然一室内,因见万化源。”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虚斋中的内心状态,他沉浸在内心的平静之中,仿佛与世界融为一体,感受到了万物的变化之源。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他的超脱和洞察力。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表达了对得失的淡然态度,对清净教益的崇尚,对自然万物的欣赏,以及对世人的劝诫。这些内容都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领悟。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通过描绘清晨的宁静时刻和作者内心的平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最后一句“此理法难论”更是点明了主题,即这个世界的真理和法则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需要我们自己去体验和理解。这也正是禅宗所强调的“悟”的境界,需要通过个人的修行和领悟才能达到。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禅意诗篇,它通过描绘清晨的宁静时刻和作者内心的平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它引人深思,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晨坐虚斋,群动寂未喧。
泊然一室内,因见万化源。
得丧心既齐,清净教益敦。
境来每自惬,理胜或不言。
亭柯见荣枯,止水知清浑。
悠悠世上人,此理法难论。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丧心

    读音:sàng xīn

    繁体字:喪心

    意思:(丧心,丧心)

     1.心理反常;丧失理智。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
      ▶宋·叶适《终论三》:“使兵犹有法,则彼之所为乃丧

  • 教益

    读音:jiào yì

    繁体字:教益

    英语:benefit gained from others\' wisdom

    意思:受教导后得到的好处。
      ▶冰心《晚晴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总理

  • 清净

    读音:qīng jìng

    繁体字:清凈

    短语:恬静 夜深人静 静 沉寂 宁静 僻静 寂然 沉静 安静 幽静 肃静 鸦雀无声 喧闹 静悄悄 静寂 冷静 万籁俱寂 漠漠 寂静

    英语:

  • 得丧

    读音:de sàng

    繁体字:得喪

    意思:(得丧,得丧)

     1.犹得失。指名利的得到与失去。
      ▶《庄子•田子方》:“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
      ▶《韩诗外传》卷四:“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