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宴春台》 归来洞府,红烛如林。

归来洞府,红烛如林。

意思:回来洞府,红蜡烛像林。

出自作者[宋]黄裳的《宴春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夏景舒长,麦天清润,高低万木成阴。晓意寒轻,一声未放蝉吟。但闻莺友同音。燕华堂、绿水中心。芙蓉都没,红妆信息,终待重寻。清冷相照,邂逅俱欢,翠娥拥我,芳酝强斟。笙歌引步,登临更向瑶岑。卧影沈沈。自风来、与客披襟。》是一首描绘夏季美景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天的生机与美丽。 首句“夏景舒长,麦天清润,高低万木成阴。”描绘了夏天的景象,阳光明媚,草木茂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下来的“晓意寒轻,一声未放蝉吟。”则进一步描绘了夏天的清凉,早晨的微风吹过,带走了暑气,蝉鸣声还未响起,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但闻莺友同音。燕华堂、绿水中心。”这几句描绘了鸟儿的歌唱和庭院的景色,莺燕飞舞,绿水环绕,给人一种和谐美好的感觉。接下来的“芙蓉都没,红妆信息,终待重寻。”描绘了荷花盛开的景象,荷花在水中摇曳生姿,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一种期待和希望。 “清冷相照,邂逅俱欢,翠娥拥我,芳酝强斟。”这几句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相聚的场景,清冷的环境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友人陪伴在身边,美酒佳肴让人心满意足。这些描述都充满了温馨和欢乐的气氛。 “笙歌引步,登临更向瑶岑。卧影沈沈。自风来、与客披襟。”这几句描绘了作者登高远眺的场景,笙歌响起,步履轻盈,登高远望,心情舒畅。最后一句“纵更深。归来洞府,红烛如林。”则描绘了夜晚归来的场景,红烛如林,让人感到温馨和舒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天的生机与美丽。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人文景观和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夏景舒长,麦天清润,高低万木成阴。
晓意寒轻,一声未放蝉吟。
但闻莺友同音。
燕华堂、绿水中心。
芙蓉都没,红妆信息,终待重寻。
清冷相照,邂逅俱欢,翠娥拥我,芳酝强斟。
笙歌引步,登临更向瑶岑。
卧影沈沈。
自风来、与客披襟。
纵更深。
归来洞府,红烛如林。

关键词解释

  • 洞府

    读音:dòng fǔ

    繁体字:洞府

    英语:cave-dwelling

    意思: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地方。
      ▶南朝·梁·沈约《善馆碑》:“或藏形洞府,或栖志灵岳。”
      ▶宋·苏轼《过木枥观》

  • 如林

    读音:rú lín

    繁体字:如林

    意思:形容多。
      ▶《诗•小雅•大明》:“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毛传:“如林,言众而不为用也。”
      ▶《后汉书•郅恽传》:“故能获天地之应,剋商如林之旅。”

  • 红烛

    读音:拼音:hóng zhú

    红烛的解释

    ①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寿星像前,点着一对红烛|洞房内,红烛高烧。
    ②诗集。闻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
  • 归来

    读音:guī lái

    繁体字:歸來

    英语:st 29

    意思:(归来,归来)

     1.回来。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唐·李白《长相思》诗:“不信妾肠断,归来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