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意思: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是一首富有情趣的诗,它以菊花为媒介,表达了作者对重阳节登高、饮酒、赏菊等活动的独特感受。 首句“昨日登高罢”,直接切入主题,点明作者曾在昨日参加过重阳节的登高活动。“登高”通常意味着远足、观赏风景,但在这里,它可能与赏菊、饮酒等重阳节活动有关。作者用“罢”字表明他已完成昨日的活动,不再留恋或回味。 第二句“今朝更举觞”,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今朝”暗示与昨日不同的一天,“举觞”则可能指饮酒或再次举杯庆祝。然而,“今朝更”又给人一种新的感受,它暗示今日的活动可能与昨日不同,或者今日的重阳节活动可能带来新的体验和感受。 第三句“菊花何太苦”,作者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菊花的疑惑和同情。“何太苦”的表述,可能暗指菊花在遭受“两重阳”的厄运,也就是在短短的一天之内,需要经历开花、被欣赏和在重阳节之后枯萎的痛苦过程。这里,菊花成为了作者情感的载体,通过它们,作者表达了对重阳节活动的深深情感。 最后一句“遭此两重阳”,是全诗的主题句,也是对菊花遭遇厄运的直接描述。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同情,也揭示了作者对重阳节活动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在这里,“两重阳”不仅仅是一个日期,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欢乐与痛苦并存的复杂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菊花为媒介,通过描述菊花的遭遇和作者的独特感受,表达了作者对重阳节活动的深深情感。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登高

    读音:dēng gāo

    繁体字:登高

    短语:

    英语:uphill

    意思:
     1.升至高处。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今朝

    读音:jīn zhāo

    繁体字:今朝

    短语:兹 今天 现 现今 现时 今昔 现在时 今 本 当今

    英语:now

    意思:I

     1.今晨。

  • 昨日

    读音:zuó rì

    繁体字:昨日

    英语:yesterday

    意思:
     1.今天的前一天。
      ▶《吕氏春秋•察微》:“昨日之事,子为制;今日之事,我为制。”
      ▶晋·潘岳《悼亡诗

  • 举觞

    读音:jǔ shāng

    繁体字:舉觴

    意思:(举觞,举觞)
    举杯饮酒。
      ▶《战国策•魏策二》:“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臺。酒酣,请鲁君举觞。”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萧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