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史开府》 早晚瑶阶归伏奏,独能画地取关西。

早晚瑶阶归伏奏,独能画地取关西。

意思:早晚瑶阶归伏奏,唯独能在地上画攻取关西。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赠史开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战乱中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南天胡马独悲嘶,白首相逢话鼓鼙”,描绘了一幅战马悲鸣的场景,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频繁。而“白首相逢”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战争的场景,“野战频年沙朔外,旌竿高与雪峰齐”,这里用“沙朔”、“旌竿”等意象,描绘了战场环境的恶劣和军队的英勇。 “扁舟远泛轻全楚”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离开战乱之地,乘船前往楚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而“落日愁看旧紫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最后两句,“早晚瑶阶归伏奏,独能画地取关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期望,希望国家能够早日回归正轨,实现和平安定。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保卫国家、建设国家的决心和勇气。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和离别之情,诗人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天胡马独悲嘶,白首相逢话鼓鼙。
野战频年沙朔外,旌竿高与雪峰齐。
扁舟远泛轻全楚,落日愁看旧紫泥。
早晚瑶阶归伏奏,独能画地取关西。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关西

    读音:guān xī

    繁体字:關西

    英语:Northwest

    意思:(关西,关西)
    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
      ▶《汉书•萧何传》:“关中摇足,则关西非陛下有也。”
      ▶宋·

  • 早晚

    读音:zǎo wǎn

    繁体字:早晚

    英语:morning and evening

    意思:
     1.早晨和晚上。
      ▶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春雨闇闇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

  • 瑶阶

    读音:yáo jiē

    繁体字:瑤階

    意思:(瑶阶,瑶阶)

     1.玉砌的臺阶。亦用为石阶的美称。
      ▶晋·王嘉《拾遗记•炎帝神农》:“筑圆丘以祀朝日,饰瑶阶以揖夜光。”
      ▶唐·杜牧《秋夕》诗:“瑶

  • 归伏

    读音:guī fú

    繁体字:歸伏

    意思:(归伏,归伏)
    归顺降服。
      ▶《后汉书•桓谭传》:“四方盗贼未尽归伏者,此权谋未得也。”
      ▶南朝·陈徐陵《与智顗书》:“无畏之吼,众咸归伏。”
      ▶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