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底君王惭汉武,不诛方士守轮台。
                        
                         
                            
意思:怪底你惭愧汉武帝,不杀方士守轮台。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句》                        
                        
                                                
                        
                            
全文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怪底君王惭汉武,不诛方士守轮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汉武帝对待求仙方士的态度与唐明皇对待吐蕃使者之态度作对比,汉武帝对求仙方士屡试不爽的痴心妄想和唐明皇对外来者的疑忌猜防的心理形成鲜明对比。汉武帝曾派方士到海上寻求长生不老的药,结果一无所获,自己还落得个人亡政息的下场。唐明皇在安史之乱中,仓惶出逃,被俘后,听信了小人的谗言,错杀了高仙芝等大将。
“怪底”二字是诗人对唐明皇对方士的姑息和对其所持的戒备心理的质疑。诗人认为,如果唐明皇当初果断地杀了方士,也就不会有安史之乱的厄运了。这实际上是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用人不当,听信谗言是导致安史之乱的重要原因。
后两句“不诛方士守轮台,几听蕃僧谲语回”,诗人劝诫唐明皇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误而用守轮台这种消极的办法来弥补过失。轮台在今新疆境内,唐时西北边防重镇。唐明皇当初没有诛杀方士,结果屡次受制于安禄山、史思明,叛军如潮水般地涌进首都长安,自己也被迫仓惶出逃。诗人认为如果当初斩杀方士,也就不会屡次出逃了。
这首诗运用了曲折隐晦的笔法,劝诫唐明皇不要迷信方士和受蕃僧的迷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唐明皇误用奸邪、沉溺方士以求长生的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和曲折隐晦的笔法,表达了诗人对唐明皇误用奸邪、沉溺方士以求长生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