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僧归翠微》 倘然云外老,他日亦相寻。

倘然云外老,他日亦相寻。

意思:如果这样说外老,日后也相继。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送僧归翠微》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林中的宁静和神秘,表达了对禅师内心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诗的首句“只衲一个衲,翠微归旧岑。”描绘了禅师简朴的生活方式,他只穿着一个补丁的衣服,回归到翠微山中的旧山峰。这表达了禅师对自然和内心的亲近,以及他对生活的简朴和纯真。 其次,“不知何岁月,即得到师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禅师内心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他不知道需要多少岁月才能达到禅师的心境,但他的内心深处已经有了这种追求。 第三句“径绕千峰细,庵开乱木深。”描绘了禅师居住的环境,小径环绕着千峰,庵庙开在乱木深处。这表达了禅师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以及他对山林生活的热爱。 最后,“倘然云外老,他日亦相寻。”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敬仰和向往,如果有一天他成为云外老者,诗人也会去寻找他。这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尊重和敬仰,以及对禅师生活方式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禅师简朴、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禅师内心世界的敬仰和向往。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只衲一个衲,翠微归旧岑。
不知何岁月,即得到师心。
径绕千峰细,庵开乱木深。
倘然云外老,他日亦相寻。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倘然

    读音:tǎng rán

    繁体字:倘然

    英语:if; supposing; in case

    意思:
     1.惊疑貌。
      ▶《庄子•在宥》:“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
      ▶鸿

  • 他日

    解释

    他日 tārì

    (1) [future;some other day;later on]∶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他日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驴一鸣。——

  • 云外

    读音:yún wài

    繁体字:雲外

    意思:(云外,云外)

     1.指高空。
      ▶隋·李播《天象赋》:“动则飞跃于云外,止则盘萦于汉·沂。”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摺:“龙鳞般云外飘,鹅毛般江上

  • 相寻

    读音:xiāng xún

    繁体字:相尋

    意思:(相寻,相寻)

     1.相继;接连不断。
      ▶南朝·梁·江淹《效古》诗之一:“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
      ▶《北史•源贺传》:“陈将吴明彻寇淮南,歷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