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春草图》 谁见夜深嘶石马,那知岁久没铜驼。

谁见夜深嘶石马,那知岁久没铜驼。

意思:谁看到深夜嘶石马,那知多年没铜驼。

出自作者[明]黄云的《题春草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野烧痕回一雨过,村童放牧散平坡。祢衡洲畔埋愁远,建业城边积恨多。》是一首对建业(南京)的风景和历史的沉思之作。诗人通过对烧痕未灭、村童放牧、祢衡埋愁、恨事积多的描写,表达了对这座历史名城的深深感慨。 首联“野烧痕回一雨过,村童放牧散平坡。”描绘出一片烧后的土地,雨后更显得一片凄凉,而村童的放牧更增添了这种荒芜之感。这里诗人以雨后烧痕暗示历史的沉淀,以村童的活泼反衬名城的沉寂,富有深意。 颔联“祢衡洲畔埋愁远,建业城边积恨多。”祢衡洲畔,建业城边,这里诗人将愁与恨比作可以埋的东西,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象化,更易于表达。这里愁与恨已经积累得很多,需要找个地方埋起来。 颈联“谁见夜深嘶石马,那知岁久没铜驼。”石马铜驼,是建业城昔日繁华的见证,然而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它们已经埋在地下。这里诗人通过“谁见”、“那知”的反问,表达了对历史无情、人事皆非的深深慨叹。 尾联“江淹赋别魂销处,春水遥连漫绿波。”江淹在赋中写到别离的伤感,而眼前春水连天,更增添了离别的哀伤。这里诗人以江淹的赋为引,以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以具象的方式表达出来。 全诗通过对建业风景的描绘和历史的沉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无情、人事皆非的深深感慨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律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烧痕回一雨过,村童放牧散平坡。
祢衡洲畔埋愁远,建业城边积恨多。
谁见夜深嘶石马,那知岁久没铜驼。
江淹赋别魂销处,春水遥连漫绿波。

关键词解释

  • 石马

    读音:shí mǎ

    繁体字:石馬

    意思:(石马,石马)
    石雕的马。古时多列于帝王及贵官墓前。
      ▶《西京杂记》卷五:“余所知陈缟,质木人也,入终南山採薪还,晚,趋舍未至,见张丞相墓前石马,谓为鹿也,即以斧挝之,斧缺柯

  • 铜驼

    引用解释

    亦作“ 铜駞 ”。 1.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晋 陆翙 《邺中记》:“二铜駞如马形,长一丈,高一丈,足如牛,尾长三尺,脊如马鞍,在 中阳门 外,夹道相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 汉元帝 竟陵 元年, 长陵 铜驼生毛,毛端开花。” 元 萨都剌 《梅仙山行》:“ 咸阳 秋色压宫树,金人夜泣铜驼悲。” 清 唐孙华

  • 夜深

    读音:yè shēn

    繁体字:夜深

    英语:late at night; in the dead of night

    意思:犹深夜。
      ▶唐·杜甫《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