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月十六夜与宗哲纯甫翫月》 中秋一夕过,已觉人意改。

中秋一夕过,已觉人意改。

意思:中秋节一天过,已经发现人的意志改变。

出自作者[宋]强至的《八月十六夜与宗哲纯甫翫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月诗,通过对中秋明月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联“结客城东楼,明月初出海”,诗人以一种豪迈的姿态,在城东楼上结伴赏月,此时明月刚刚从海上升起,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壮丽的基调。 颔联“渐如水精盘,天宇无寸霭”,月光如水精盘般洒落,天宇之间没有一丝云雾遮挡,进一步展现了月光的皎洁和天宇的澄澈。 颈联“清光如何买,厥价珠百琲”,诗人对月光之珍贵发出赞叹,认为其价值胜过无数珍珠。这一句既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尾联“把酒共月语,世态何足罪。自有昭昭晖,千古万古在”,诗人与友人在月光下把酒言欢,对世态炎凉表示不屑,坚信明月的光辉是永恒的,超越时空。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永恒真理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全诗语言简练,意象宏大,通过对明月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不屑和对永恒真理的坚信,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结客城东楼,明月初出海。
渐如水精盘,天宇无寸霭。
清光如何买,厥价珠百琲。
中秋一夕过,已觉人意改。
冰轮纵迟迟,此夜复谁待。
老蟾益自张,吐辉增十倍。
把酒共月语,世态何足罪。
自有昭昭晖,千古万古在。
作者介绍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关键词解释

  • 人意

    读音:rén yì

    繁体字:人意

    意思:人的意愿、情绪。
      ▶《诗•小雅•无羊》“麾之以肱,毕来既升”汉·郑玄笺:“此言扰驯,从人意也。”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上当天心,下合人意。”
      ▶宋·

  • 中秋

    读音:zhōng qiū

    繁体字:中秋

    英语:(N) Mid-Autumn Festival

    意思:I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中秋节”。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

  • 一夕

    读音:yī xī

    繁体字:一夕

    意思:
     1.一夜。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汉·刘向《九叹•逢纷》:“思南郢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