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悼楚石和尚诗(三首)》 分身何啻居天界,弘法毋忘在帝都。

分身何啻居天界,弘法毋忘在帝都。

意思:分身简直在天界,弘法度不要忘记在京都。

出自作者[明]愚庵智及的《悼楚石和尚诗(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匡床谈笑坐跏趺,遗偈亲书若贯珠。木马夜鸣端的别,西方日出古今无。分身何啻居天界,弘法毋忘在帝都。白发弟兄空老大,刹竿倒却要人扶》是一首表达禅意和佛教思想的诗。 首联“匡床谈笑坐跏趺,遗偈亲书若贯珠。”描绘了一个宁静、平和的禅修场景,僧人们在床上谈笑风生,打坐修行,而遗偈亲书则象征着僧人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追求的佛法。这里用“若贯珠”形容僧人们的对话和修行过程,如同串起来的珠子一样流畅自然。 颔联“木马夜鸣端的别,西方日出古今无。”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禅修和佛教思想的核心观念。木马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在这里象征着永恒和不变。僧人们夜深人静时木马鸣叫,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无常。而“西方日出”则象征着解脱生死轮回的境界,是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这里强调了佛教思想的独特性和超越性。 颈联“分身何啻居天界,弘法毋忘在帝都。”这两句诗表达了僧人们的使命和责任。他们不仅要在禅修中获得解脱,还要将佛法传播到帝都等地,让更多的人受益。这里用“分身”比喻僧人们传播佛法的力量和能力,同时也强调了佛教思想的重要性。 尾联“白发弟兄空老大,刹竿倒却要人扶。”这两句诗描绘了僧人们年老体衰的情景,他们已经白发苍苍,但仍然坚持修行和传播佛法。刹竿倒却要人扶”表达了即使年老体衰,也要有人扶持才能继续前行,这体现了佛教修行中的坚韧和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禅意和佛教思想的核心观念,包括无常、解脱、永恒、使命和毅力等。通过描绘僧人们的修行和生活场景,这首诗也展示了佛教思想对人们的影响和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匡床谈笑坐跏趺,遗偈亲书若贯珠。
木马夜鸣端的别,西方日出古今无。
分身何啻居天界,弘法毋忘在帝都。
白发弟兄空老大,刹竿倒却要人扶。

关键词解释

  • 帝都

    读音:dì dū

    繁体字:帝都

    英语:imperial capital

    意思:京城;京都。
      ▶汉徐干《中论•考伪》:“居必人才,游必帝都。”
      ▶唐·李白《哭晁卿衡》诗:“日本·晁卿

  • 弘法

    读音:hóng fǎ

    繁体字:弘法

    意思:佛教语。谓弘扬流通佛法。
      ▶唐·慧能《坛经•行由品》:“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遯。”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慧远虽遁迹庐山,而孜孜为道,

  • 天界

    读音:tiān jiè

    繁体字:天界

    意思:
     1.犹天际。
      ▶晋·陶潜《己酉岁九月九日》诗:“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南朝·齐·张融《海赋》:“淹汉星墟,渗河天界。”
     
     2.

  • 分身

    读音:fēn shēn

    繁体字:分身

    英语:attend to anything else

    意思:
     1.一身化作数身。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邵硕》:“尔日,郫县亦言硕作

  • 何啻

    读音:hé chì

    繁体字:何啻

    英语:not different from; the same as; far more than

    意思:亦作“何翅”。
     犹何止,岂只。
      ▶唐·李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