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兴八首》 天涯憔悴三湘客,独抱遗骚怨薜萝。

天涯憔悴三湘客,独抱遗骚怨薜萝。

意思:天涯憔悴三湘客,独自抱着遗留骚怨薜荔女萝。

出自作者[明]尹耕的《秋兴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悲悯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万里长风落树柯,乾坤今日未投戈”,描绘了风起树摇的景象,寓意战争的结束并未带来和平,人们仍然生活在动荡之中。这一联以自然景象为引子,引出了诗人的感慨,为全诗定下了悲凉而深沉的基调。 颔联“空闻海国标铜柱,转见河湟起白波”,通过描述历史上的英雄事迹,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心疾首。铜柱是古代海上交通的重要标志,诗人用它象征和平的到来;河湟起白波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和平的深刻理解。 颈联“是处清霜埋战骨,几人明月听渔歌”,进一步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清霜埋战骨,描绘了战死沙场的士兵被埋在荒野之中的凄凉景象;而听渔歌则暗示了战争结束后,人们仍然生活在贫困和苦难之中。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心和对和平的向往。 尾联“天涯憔悴三湘客,独抱遗骚怨薜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悲伤的深深同情。三湘客指的是远离家乡的人们,他们在天涯憔悴,忍受着战争带来的苦难;而遗骚则是指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批判。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历史英雄事迹、战争残酷景象和天涯憔悴三湘客的形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悲悯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充满了对战争的痛心疾首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悲伤的深深同情。这首诗以其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思考,成为了诗人对战争和和平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里长风落树柯,乾坤今日未投戈。
空闻海国标铜柱,转见河湟起白波。
是处清霜埋战骨,几人明月听渔歌。
天涯憔悴三湘客,独抱遗骚怨薜萝。
¤

关键词解释

  • 三湘

    读音:sān xiāng

    繁体字:三湘

    意思:
     1.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
      ▶唐·李白《江夏使君叔席上赠

  • 憔悴

    读音:qiáo cuì

    繁体字:憔悴

    英语:languish

    意思:亦作“憔瘁”。
     
     1.黄瘦;瘦损。
      ▶《国语•吴语》:“使吾甲兵钝弊,民日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

  • 天涯

    读音:tiān yá

    繁体字:天涯

    短语:边塞 远方 角 远处 塞外 角落 天 天涯海角

    英语:skyline

    意思: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

  • 骚怨

    读音:sāo yuàn

    繁体字:騷怨

    意思:(骚怨,骚怨)
    牢骚怨恨。
      ▶清·唐甄《潜书•思愤》:“发为骚怨之辞,肆为狂悖之行。”
      ▶《人民文学》1978年第7期:“父亲从此撒手不管,每天泡在小茶馆里发

  • 薜萝

    读音:bì luó

    繁体字:薜蘿

    意思:(薜萝,薜萝)

     1.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
      ▶《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王逸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