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说法,顽石听徒。
                        
                         
                            
意思:虚空说法,顽石听人。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相依的美景,并借此表达了作者对道德、心性、虚空等哲学概念的思考和阐释。下面我们来一起赏析一下这首诗。
首句“岩岩之骨兮山癯,靡靡之姿兮水腴。”描绘了山的坚硬瘦削与水的柔软丰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岩岩之骨”用以形容山的坚硬峻峭,而“山癯”则形象地描绘出山的清瘦硬朗之态。相对应的,“靡靡之姿”描绘了水的柔媚流动,而“水腴”则形象地描绘出水的丰满肥沃之态。
接下来,“心无住而乃久,德有邻而不孤。”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心性和道德的理解。心中无拘无束,不执着于任何事物,才能达到长久的境界;而道德则需要与人相伴,与人为善,才不会感到孤独。这种理解透露出了作者对于人生修养的独到见解。
然后,“虚空说法,顽石听徒。”这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于虚空与实体的思考。虚空在讲述着它的法则,而坚硬的顽石也在倾听,这种描绘既生动形象,又寓意深远。
最后,“互换证明还了了,何烦佛祖费工夫。”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于繁复宗教仪式的某种质疑。如果人们能够互相理解,相互证明,那么就不需要佛祖来费心教导了。这种思考显示出了作者的独立精神和求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为媒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德、虚空、真理等问题的独到思考和见解,既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又充满了美妙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