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工不识,谁是知音。
意思:画工不认识,谁是知音。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具有深厚意象和内涵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知音难觅、人生无常的主题。
首句“额颅高,眼孔深”描绘了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同时也暗示了他具有深远的智慧和洞察力。这种形象特征也呼应了画工不识,谁是知音的句意,表达了主人公的独特性和不被理解的孤独感。
“江湖烂烂兮月还有魄,丘壑闲闲兮云自无心”则表现了自然界的壮美和浩渺,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这种对比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与主人公的独特形象和智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几处相逢不会唤,蓑衣篛笠卖黄金”则进一步表达了知音难觅的主题。诗人在这里用“蓑衣篛笠卖黄金”的形象来描绘主人公的落寞和不被理解,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易把握。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意象和内涵,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知音难觅的主题,同时也展现了主人公的独特形象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