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李子立知县问月台》 唤起謪仙同醉吟,一面问月一面斟。

唤起謪仙同醉吟,一面问月一面斟。

意思:唤起謪仙同醉吟,一脸问月一面斟。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题李子立知县问月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台赏月的场景,诗人与谪仙一同饮酒咏诗,与月共舞。以下是具体的赏析: 首句“高台走上青天半,手弄银盘濯银汉。”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台上,仿佛走入青天之中,手中玩弄着银盘,洗涤着银河。这里运用了浪漫的想象,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广阔壮丽的宇宙图景。 接着诗人唤起谪仙一同醉吟,“一面问月一面斟”。这里的谪仙形象,既有诗人的自比,也暗含了对自由不羁精神的向往。 然后诗人对月亮的起源进行了探索,“初头混沌鹘仑样,阿谁凿开一为两。”他想象在混沌初开的时候,是谁凿开了天地,创造了月亮。这种对天地初开的想象,展示了诗人的探索精神和哲思。 “此盘能团复能缺,团是谁磨缺谁啮。”诗人对月亮的圆缺变化进行了形象的描绘,提问是谁磨圆了月亮,又是谁咬缺了月亮。这种提问方式,使得诗歌更具有童趣和想象力。 “中有桂枝起秋风,何处移来秧此中。”这里的桂枝和秋风,进一步丰富了诗歌中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謪仙似痴还似黠,把酒问月月无说。”诗人借谪仙之口,把酒问月,而月亮却无言以对。这种无奈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知的探索。 最后“老夫伐月一转语,月却问君君领否。”诗人以老夫自居,与月亮进行对话,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艺术的热爱。同时,通过谪仙的形象,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台走上青天半,手弄银盘濯银汉。
唤起謪仙同醉吟,一面问月一面斟。
初头混沌鹘仑样,阿谁凿开一为两。
是时燧人犹未胎,那得火铸银盘来。
此盘能团复能缺,团是谁磨缺谁啮。
中有桂枝起秋风,何处移来秧此中。
謪仙似痴还似黠,把酒问月月无说。
老夫伐月一转语,月却问君君领否。
君能饮酒更能诗,一夕无月君不嬉。
月能伴君饮百斛,月能照君诗万玉。
君但一斗百篇诗,莫问有月来几时。
謪仙远孙证明著,笑脱乌纱看月落。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一面

    读音:yī miàn

    繁体字:一麵

    英语:one side

    意思:
     1.一个方面。有时指一方的重任。
      ▶《史记•留侯世家》:“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清·魏

  • 唤起

    读音:huàn qǐ

    繁体字:喚起

    短语:感召 召

    英语:rout up

    意思:(唤起,唤起)

     1.叫醒。
      ▶唐·杜甫《秋日夔州咏怀奉寄郑监李宾

  • 同醉

    读音:tóng zuì

    繁体字:衕醉

    意思:一同畅饮而醉。
      ▶宋·陈师道《送张支使》诗:“白酒初同醉,黄花已戒寒。”
      ▶《宋史•礼志十六》:“今得此嘉雪,思与卿等同醉。”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

  • 面问

    读音:miàn wèn

    繁体字:麵問

    意思:(面问,面问)
    亲自问候。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惟恐四海之内,天地之中,一物不得其所,故遣刺史面问百姓疾苦。”

    解释: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