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听阎子常平戎操》 堂上平戎不敢听,且激南风召时雨。

堂上平戎不敢听,且激南风召时雨。

意思:堂上平戎不敢听,并且激起南风召见时雨。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听阎子常平戎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孤独的峄阳桐树,被雷电击中,劈成了丝百缕的断文。树枝下垂如牛乳,上面的明星稀疏可数。诗人拂拭着桐树,等待着有人来敲响它,表达出他内心的期待与渴望。 接着,诗人引用了孔子从师襄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古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同时,他也描述了当前社会的灾难和困苦,河决、赤地、无禾黍,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社会的艰难状况。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唤起南风,召来时雨,为平戎救灾做出贡献。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从艺术表现上来看,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和想象力。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历史故事,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整首诗语言流畅,韵律优美,是一篇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峄阳之孤桐,踣自霹雳斧。
龙伏之灵林复古,断文横截丝百缕。
下垂七轸如牛乳,上有明星稀可数。
当轩拂拭待君鼓,君心有在君未语。
仲尼昔时从师襄,颀然一人犹望羊。
我独怀之千古长,杖策不省颐之忘。
去年河决疮未补,今年赤地无禾黍,像龙焚尪亦何取。
堂上平戎不敢听,且激南风召时雨。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南风

    读音:nán fēng

    繁体字:南風

    英语:souther

    意思:(南风,南风)

     1.从南向北颳的风。
      ▶《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毛传::“南风谓之凯风。”

  • 堂上

    读音:táng shàng

    繁体字:堂上

    英语:one\'s parents

    意思:
     1.殿堂上;正厅上。
      ▶《仪礼•聘礼》:“堂上八豆,设于户西西陈。”
      ▶《玉臺新咏•

  • 时雨

    读音:shí yǔ

    繁体字:時雨

    英语:A timely rain.

    意思:(时雨,时雨)
    应时的雨水。
      ▶《书•洪范》:“曰肃,时雨若。”
      ▶晋·陶潜《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 平戎

    读音:píng róng

    繁体字:平戎

    意思:原谓与戎人媾和。后指对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
      ▶《左传•僖公十二年》:“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使隰朋平戎于晋。”
      ▶杜预注:“平,和也。”
      ▶唐

  • 不敢

    读音:bù gǎn

    繁体字:不敢

    英语:dare not

    意思:
     1.谓没胆量,没勇气。亦表示没有胆量做某事。
      ▶《孟子•公孙丑下》:“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