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许炼师 [一作戎昱诗]》 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

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

意思:扫石头焚香礼天空,露华偏湿蕊珠宫。

出自作者[唐]李益的《寄许炼师 [一作戎昱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在中》是一首描绘宁静、清雅的氛围,表达对天坛上明月敬仰的诗。 首句“扫石焚香礼碧空”,描绘出一种清净、虔诚的氛围。诗人通过扫石焚香这一细节,营造出一种敬畏自然、敬仰天地的氛围。礼碧空,表达了对广阔无垠的天空的敬意。 “露华偏湿蕊珠宫”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清雅的氛围。露华,象征着清晨的清新,湿蕊珠宫,暗示了诗人对天宫的向往和敬仰。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嗅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雅、宁静的氛围。 “如何说得天坛上”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用言语来描述天坛上的景象。这似乎是在暗示,天坛上的景象是如此的壮丽,以至于言语无法完全表达。 最后,“万里无云月在中”是全诗的高潮,也是对前文的一个回应。万里无云,象征着天空的纯净,月在中,象征着明月的皎洁。这句诗描绘出一种宁静、清雅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扫石焚香、露华湿蕊珠宫、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在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天地、对自然的敬畏和敬仰。整首诗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
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在中。
作者介绍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关键词解释

  • 露华

    读音:lù huá

    繁体字:露華

    意思:(露华,露华)

     1.露水。
      ▶《赵飞燕外传》:“婕妤浴豆蔻汤,傅露华百英粉。”
      ▶唐·李白《清平调词》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珠宫

    读音:zhū gōng

    繁体字:珠宮

    意思:(珠宫,珠宫)

     1.龙宫。
      ▶唐·杜甫《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
      ▶浦起龙心解:“赵曰:珠宫言龙宫。”
      

  • 碧空

    读音:bì kōng

    繁体字:碧空

    英语:azure

    意思:青天。
      ▶南朝·梁简文帝《京洛篇》:“夜轮悬素魄,朝光荡碧空。”
      ▶《云笈七籤》卷十三:“太极真宫住碧空,绛阙崇臺一万重

  • 扫石

    读音:sǎo shí

    繁体字:掃石

    意思:(扫石,扫石)
    谓清扫山中场地。多指修身养生者的居处。
      ▶唐·戎昱《寄许炼师》诗:“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溼蕊珠宫。”
      ▶元张翥《豫章山房为见心复公赋》:“扫石

  • 焚香

    读音:fén xiāng

    繁体字:焚香

    英语:cense

    意思:
     1.点燃檀香等香料。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属车酾酒,复道焚香。”
      ▶宋·王谠《唐语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