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枕追记山梅》 高眠纸帐思无尘,只忆冰花入梦频。

高眠纸帐思无尘,只忆冰花入梦频。

意思:高眠思无尘纸帐,只记得冰花入梦频。

出自作者[宋]卫宗武的《晓枕追记山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一种宁静、清新的冬日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纸帐高眠的喜爱和对雪的赞美。 首句“高眠纸帐思无尘,只忆冰花入梦频”中,“高眠”意味着诗人安然入睡,表达了舒适和满足。“纸帐”则是一种传统的睡眠工具,具有温暖和舒适的特点。“无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环境的清洁和宁静。“只忆冰花”则表达了诗人对雪花的深深怀念和思念,因为雪花常常是冬天的象征,也是纸帐高眠的背景。 “斜倚溪山独标致,明分霜月倍精神”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雪景中的形象,他斜靠在溪山旁边,显得特别有气质和魅力。同时,“明分霜月”也暗示了雪景的明亮和清晰,给人一种清新和醒目的感觉。 “瑞才六出先呈腊,香压群芳不敢春”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雪花,它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预示着丰收和富足。“瑞才”和“六出”都是指雪花。“先呈腊”则表明雪花在腊月就已经开始飘落。“香压群芳”则表达了雪花的清新和芬芳,使得其他的花朵都不敢与它争春。 最后,“今古骚翁题不尽,孤山续笔属何人”表达了诗人对雪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也表达了他对雪景的深深喜爱。尽管古今的文人墨客都难以完全描绘出这种景色,但诗人仍然表达了自己对雪景的热爱和向往,并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用笔墨描绘出这种美妙的景色。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纸帐高眠、雪景和雪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清新和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眠纸帐思无尘,只忆冰花入梦频。
斜倚溪山独标致,明分霜月倍精神。
瑞才六出先呈腊,香压群芳不敢春。
今古骚翁题不尽,孤山续笔属何人。

关键词解释

  • 无尘

    读音:wú chén

    繁体字:無塵

    意思:(无尘,无尘)
    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崔橹《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杜荀鹤《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

  • 冰花

    读音:bīng huā

    繁体字:冰花

    英语:salt flowers

    意思:冰初结时所凝成的细碎片块,形状如花。
      ▶五代·钱俶《宫中作》诗:“西第晚宜供露茗,小池寒欲结冰花。”
      ▶

  • 入梦

    读音:rù mèng

    繁体字:入夢

    英语:fall asleep

    意思:(入梦,入梦)

     1.进入梦境。指睡着。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如睡在摇篮里,倦了的我们便

  • 高眠

    读音:gāo mián

    繁体字:高眠

    意思:
     1.高枕安眠。
      ▶唐·耿湋《春日题苗发竹亭》诗:“闲咏疏篁近,高眠远岫微。”
      ▶宋·王禹偁《五更睡》诗:“左宦离双阙,高眠尽五更。”
      ▶清·李

  • 纸帐

    引用解释

    以藤皮茧纸缝制的帐子。据 明 高濂 《遵生八笺》卷八记载,其制法为:“用藤皮茧纸缠於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折缝缝之。顶不用纸,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 宋 苏轼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倦来眠纸帐,閒暇理丝桐,好不安閒自在。” 清 黄景仁 《二十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