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思》 自是求佳梦,何须讶昼眠?

自是求佳梦,何须讶昼眠?

意思:从此,求好梦,为什么要惊讶白天睡觉?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春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岂君心的的,嗟我泪涓涓。》,它是一首表达相思和离愁的诗。 首联“岂君心的的,嗟我泪涓涓。”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似乎在问自己,是否真的能理解对方的心意,是否真的能得到对方的回应。同时,他也感叹自己的眼泪像涓涓细流一样不断流淌。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充满了深深的思念和无奈。 颔联“绵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等待。他用“绵羽”来比喻自己的思念之情,如同绵延不绝的鸟鸣,而“锦鳞书未传”则表达了他对对方的期待,希望收到对方的消息。 颈联“兽炉凝冷焰,罗幕蔽晴烟。”描绘了一个寂静、冷清的环境,炉火中的冷焰和罗幕上的晴烟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 尾联“自是求佳梦,何须讶昼眠?”诗人似乎在告诉自己,他需要寻求一个美好的梦境来安慰自己,而不需要因为白天的睡眠而感到惊讶或奇怪。这既是对自己情感的安慰,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暗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深的相思和离愁。它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篇,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岂君心的的,嗟我泪涓涓。
绵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
兽炉凝冷焰,罗幕蔽晴烟。
自是求佳梦,何须讶昼眠?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何须

    读音:hé xū

    繁体字:何須

    英语:what is the need

    意思:(何须,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唐·封演《封氏

  • 自是

    读音:zì shì

    繁体字:自是

    英语:naturally; of course

    意思:
     1.自以为是。
      ▶《老子》:“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吕氏春秋•察今》:

  • 昼眠

    读音:zhòu mián

    繁体字:晝眠

    意思:(昼眠,昼眠)
    白昼睡眠;午睡。
      ▶《南齐书•东昏侯纪》:“﹝帝﹞昼眠夜起如平常。”
      ▶唐·白居易《睡起晏坐》诗:“后亭昼眠足,起坐春景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