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倚瑟行》 因高知处邯郸道,寿陵已见生秋草。

因高知处邯郸道,寿陵已见生秋草。

意思:通过高知道在邯郸路,陵墓已经出现秋草。

出自作者[唐]鲍溶的《倚瑟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生死、贫富和礼仪的,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壮观场景,龙旗飘扬,水陆并进,展示了皇权的威严。同时,诗人也提到了慎姬、张释之等人的事迹,这些人都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行为和选择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邯郸道上的寿陵和秋草,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感慨。诗人指出,无论何时何地,万事万物最终都会归于尘土,这是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 然后,诗人引用了徐乐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诗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把握当下,不要为虚无的荣誉和名利所迷惑。 最后,诗人呼吁赐予解决疑惑的“一言”,即希望得到一种能够解释生死、贫富等问题的智慧。诗人认为,明珠、水银等物质可以代表人生的美好和珍贵,但它们终究无法永恒。泉宫的关闭、骊山的火灾等历史事件则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为短暂的繁华所迷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以及对生死、贫富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诗人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金舆传惊灞浐水,龙旗参天行殿巍。
左文皇帝右慎姬,北面侍臣张释之。
因高知处邯郸道,寿陵已见生秋草。
万世何人不此归,一言出口堪生老。
高歌倚瑟流清悲,徐乐哀生知为谁。
臣惊欢叹不可放,愿赐一言释名妄。
明珠为日红亭亭,水银为河玉为星。
泉宫一闭秦国丧,牧童弄火骊山上。
与世无情在速贫,弃尸于野由斯葬。
生死茫茫不可知,视不一姓君莫悲。
始皇有训二世哲,君独何人至于斯。
灞陵一代无发毁,俭风本是张廷尉。

关键词解释

  • 高知

    读音:gāo zhì

    繁体字:高知

    意思:高级知识分子的简称。
      ▶《报刊文摘》1986.10.21:“后来,她被转到华东医院高知病房疗养。”
      ▶《散文》1988年第1期:“10年或20年后你便熬上排入‘高知’行

  • 寿陵

    读音:shòu líng

    繁体字:壽陵

    意思:(寿陵,寿陵)

     1.指帝后生前预筑的陵墓。
      ▶《后汉书•光武纪下》:“初作寿陵。将作大匠窦融上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
      ▶李贤注:“初作陵未有名

  • 邯郸

    解释

    邯郸 Hándān

    [Handan city] 河北省地级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京广铁路线上,人口94万。邯郸是河北南部钢铁、纺织、电子基地。战国时赵王城遗址在市区西南

    引用解释

    1.古地名。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