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玉徽亭》 房公昔漂泊,置酒此鸣琴。

房公昔漂泊,置酒此鸣琴。

意思:房公过去漂泊,置酒这琴。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玉徽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昔日繁华现已寂寥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人事无常、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感慨。 首联“房公昔漂泊,置酒此鸣琴”描绘了房公曾经漂泊在此,置酒弹琴的场景,引出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人事有忧乐,山光无古今”表达了人生的起伏与自然的恒久不变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 颈联“风流俱寂寞,结构尚萧森”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眼前的景象,风流人物已经消逝,只剩下了寂寥的空气和萧瑟的建筑,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尾联“松竹含虚籁,犹疑弦上音”以松竹含风的声音比喻琴弦上的音乐,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艺术的通感,同时也反映了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 全诗以景生情,情景交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于风流人物消逝的遗憾,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和向往,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房公昔漂泊,置酒此鸣琴。
人事有忧乐,山光无古今。
风流俱寂寞,结构尚萧森。
松竹含虚籁,犹疑弦上音。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鸣琴

    读音:míng qín

    繁体字:鳴琴

    意思:(鸣琴,鸣琴)

     1.琴。
      ▶《韩非子•说林下》:“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

  • 置酒

    读音:zhì jiǔ

    繁体字:置酒

    英语:give a feast

    意思:陈设酒宴。
      ▶《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
      ▶晋·左思《蜀都赋》:“

  • 漂泊

    读音:piāo bó

    繁体字:漂泊

    短语:飘荡 飘零 飘流 流离失所 流转 颠沛流离

    英语:wanderer

    意思:
     1.随流漂荡或停泊。
      ▶《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