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拥坛人迹绝,落花沈涧水流香。
意思:细草拥有坛行人绝迹,落花沈涧水流香。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晚春寻桃源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武陵何处访仙乡,古观云根路已荒》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超脱世俗之感的诗。通过对武陵古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联“武陵何处访仙乡,古观云根路已荒。”诗人以武陵这个传说中的仙境为引子,表达了对仙乡的向往。同时,古观的云根路已经荒芜,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即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颔联“细草拥坛人迹绝,落花沈涧水流香。”诗人描绘了古观周围的自然景色,细草在坛旁簇拥,几乎没有人的足迹;落花在水流中漂浮,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的静谧和幽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感的欣赏和向往。
颈联“山深有雨寒犹在,松老无风韵亦长。”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景象,山深有雨,寒气袭人,松树老去,无风也有自己的韵味。这一联通过描绘山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欣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老去的感慨。
尾联“全觉此身离俗境,玄机亦可照迷方。”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他感到自己已经脱离了世俗的困扰,领悟到了自然的玄妙和深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武陵古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老去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