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春寻桃源观》 细草拥坛人迹绝,落花沈涧水流香。

细草拥坛人迹绝,落花沈涧水流香。

意思:细草拥有坛行人绝迹,落花沈涧水流香。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晚春寻桃源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武陵何处访仙乡,古观云根路已荒》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超脱世俗之感的诗。通过对武陵古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联“武陵何处访仙乡,古观云根路已荒。”诗人以武陵这个传说中的仙境为引子,表达了对仙乡的向往。同时,古观的云根路已经荒芜,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即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颔联“细草拥坛人迹绝,落花沈涧水流香。”诗人描绘了古观周围的自然景色,细草在坛旁簇拥,几乎没有人的足迹;落花在水流中漂浮,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的静谧和幽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感的欣赏和向往。 颈联“山深有雨寒犹在,松老无风韵亦长。”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景象,山深有雨,寒气袭人,松树老去,无风也有自己的韵味。这一联通过描绘山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欣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老去的感慨。 尾联“全觉此身离俗境,玄机亦可照迷方。”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他感到自己已经脱离了世俗的困扰,领悟到了自然的玄妙和深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武陵古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老去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武陵何处访仙乡,古观云根路已荒。
细草拥坛人迹绝,落花沈涧水流香。
山深有雨寒犹在,松老无风韵亦长。
全觉此身离俗境,玄机亦可照迷方。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人迹

    读音:rén jì

    繁体字:人跡

    英语:traces of human presence

    意思:(人迹,人迹)
    见“人蹟”。

    近义词: 足迹

  • 细草

    读音:xì cǎo

    繁体字:細草

    意思:(细草,细草)

     1.小草。
      ▶《后汉书•崔寔传》:“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
      ▶南朝·梁·丘迟《侍宴

  • 流香

    读音:liú xiāng

    繁体字:流香

    意思:古代酒名。
      ▶宋·陆游《乍晴出游》诗:“归来幸有流香在,剩伴儿童一笑嬉。”自注:“流香,盖赐酒名。”

    解释:1.古代酒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