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泊桃源驿奉怀幕府诸公》 半村留晚照,万壑送秋声。

半村留晚照,万壑送秋声。

意思:半村留晚照,万壑送秋声。

出自作者[宋]黄公度的《晚泊桃源驿奉怀幕府诸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鞍马泊孤亭,人烟接古城。半村留晚照,万壑送秋声。风月思玄度,文章愧长卿。桃源何处在,山驿至今名》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篇。 首句“鞍马泊孤亭,人烟接古城”描绘了诗人骑马停在孤亭旁,周围的村庄和城市的人烟繁盛。这句诗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远离喧嚣的宁静场景,使人感到诗人的孤独和远离人群的寂寥。 “半村留晚照,万壑送秋声”描绘了村庄的晚景和秋天的声音。村庄在夕阳下显得宁静而美丽,万壑中传来了秋天的声音,这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富有季节特色的自然景色。 “风月思玄度,文章愧长卿”表达了诗人对玄学思想的思考和对文章创作的谦逊之情。这里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文学创作,表达出对更高境界的向往和对自己不足的谦逊之情。 “桃源何处在,山驿至今名”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历史名迹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询问何处是真正的桃花源,同时也对山间的驿站至今仍存感到感慨。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更高境界的向往,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历史和理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鞍马泊孤亭,人烟接古城。
半村留晚照,万壑送秋声。
风月思玄度,文章愧长卿。
桃源何处在,山驿至今名。
作者介绍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关键词解释

  • 秋声

    读音:qiū shēng

    繁体字:秋聲

    英语:autumn sound

    意思:(秋声,秋声)
    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 晚照

    读音:wǎn zhào

    繁体字:晚照

    英语:evening glow

    意思:
     1.夕阳的余晖;夕阳。
      ▶南朝·宋武帝《七夕》诗之一:“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五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