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宋次道中道》 中作渊明诗,平淡可拟伦。

中作渊明诗,平淡可拟伦。

意思:中作渊明诗,平淡可以模拟伦。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寄宋次道中道》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魏阙为背景,通过对友人操节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之情。魏阙,是古代宫门外高悬的宫门,代指朝廷。 首联“再来魏阙下,旧友无一人”,诗人再次来到朝廷,但旧日的朋友已经无一人在侧。这既表达了世态炎凉,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 颔联“或为美官去,或为泉下尘”,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朋友们有的已经做了高官,有的已经去世,形成对比。 颈联“晚节相知者,操节许松筠”,诗人表达了对操节如松筠(古代一种常绿针叶树)的友人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友人的品行:“目世常山公,伯仲文学均。与我数还往,以义为比邻。屡假箧中书,校证多护真。”这几句表达了友人公正无私,重视道义,热心帮助作者,体现了高尚的操节。 随后,诗人描述了友人的学识和创作:“次述盈百卷,补亡如继秦。中作渊明诗,平淡可拟伦。”这里赞扬了友人广有藏书,创作丰富,尤其在创作陶渊明的诗时,能够达到平淡可拟伦的境界。 然而,诗人也指出了当时社会的弊病:“於时多骄佚,黄卷罕所亲。”当时很多人追求奢华,很少有人重视学问。 最后,“以此较於子,素业固未泯”和“前日之许昌,别君已经旬。穷坐如涸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对分别的感伤,即使在困境中,友人的操节和学问也没有泯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操节的赞美和对当时社会弊病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再来魏阙下,旧友无一人。
或为美官去,或为泉下尘。
晚节相知者,操节许松筠。
目世常山公,伯仲文学均。
与我数还往,以义为比邻。
屡假箧中书,校证多护真。
次述盈百卷,补亡如继秦。
中作渊明诗,平淡可拟伦。
於时多骄佚,黄卷罕所亲。
昨以兴西师,往往剑射伸。
短衣夸走马,睅目语常瞠。
欲效西山勇,遂笑东鲁仁。
舍本趋富贵,乃与市贾滨。
以此较於子,素业固未泯。
前日之许昌,别君已经旬。
偶然值河决,穷坐如涸鳞。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平淡

    读音:píng dàn

    繁体字:平淡

    短语:枯燥 乏味 干巴巴 单调 干燥 瘟 无味 没趣 味同嚼蜡

    英语:wateriness

    意思:亦作“平澹”。
     

  • 中作

    读音:zhōng zuò

    繁体字:中作

    意思:谓工程在进行中。
      ▶《汉书•沟洫志》:“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无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中作而觉。”
      ▶颜师古注:“中作,谓用功中道,事未竟也。”

  • 渊明

    读音:yuān míng

    繁体字:淵明

    意思:(渊明,渊明)
    深远明达。
      ▶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南齐书•高帝纪上》:“惟王圣哲渊明,荣镜宇宙。”<

  • 拟伦

    读音:nǐ lún

    繁体字:擬倫

    意思:(拟伦,拟伦)
    比拟;伦比。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以隋之府库、仓廪、户口、甲兵之盛,考之今日,安得拟伦?”宋·苏辙《祭文与可学士文》:“风雅之深,追配古人;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