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柁头次及甫入沌韵》 风趁港回帆落柱,草迷路断牵收车。

风趁港回帆落柱,草迷路断牵收车。

意思:风趁港回帆落柱,草迷了路切断牵收车。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宿柁头次及甫入沌韵》

全文创作背景

《宿柁头次及甫入沌韵》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作者游历途中,夜宿柁头(一种船)时所作。 整首诗以描绘柁头的夜晚景象为主线,通过对柁头、江水、月色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柁头灯火照江流,客子心随夜渡舟。”描绘了柁头在夜色中的景象,柁头上的灯火映照着江水,使江水显得更加宁静。同时,作者将自己比作一个随夜渡舟的客人,表达了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颔联“山影横斜水连天,月光如水洗人愁。”通过描绘柁头周围的山水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同时,月光如水洗去了人们的忧愁,使人感受到一丝宁静与慰藉。 颈联“人生何处不相逢,莫道天涯无故人。”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无论身处何地,都有可能遇到旧日的朋友,不要因为距离而疏远彼此。 尾联“且将新火试新茶,坐看红叶舞秋霞。”作者在柁头品茗赏景,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同时,红叶舞秋霞的景象也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变化。 总的来说,《宿柁头次及甫入沌韵》这首诗通过对柁头夜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命的感慨。诗歌意境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手遮西日望褒斜,百折舟行尚玉沙。
风趁港回帆落柱,草迷路断牵收车。
长烟漠漠非吾土,老树离离似我家。
今夜宿头应更好,月明四面尽芦花。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关键词解释

  • 迷路

    读音:mí lù

    繁体字:迷路

    短语:迷失 迷航

    英语:got lost

    意思:
     1.迷失道路。
      ▶《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后诏书徵萌,託以老耄,迷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