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郭氏继一堂》 径与三茅借一峰,自携周易听松风。

径与三茅借一峰,自携周易听松风。

意思:经与三茅借用一峰,自带周易听松风。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题郭氏继一堂》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首句“径与三茅借一峰,自携周易听松风。”描绘了隐居者在山间的小径上,借用了三茅峰的一处山峰作为居所,自己带着《周易》这部书,在松风中聆听书声的画面。这里,“借一峰”的“借”字用得巧妙,既表现了隐居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利用,也表现了隐居者对山间生活的自在和随意。而“携周易听松风”则表现了隐居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隐居本为逃名诗,结入头衔却不中。”这两句诗表达了隐居者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名利,但现实却让他不得不接受一些官职或头衔,而这些头衔并不能满足他的内心。这里,“逃名诗”一词形象地表达了隐居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的向往。“结入头衔却不中”则表达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及他对现状的不满。 整首诗语言简洁,画面生动,情感真挚。它通过描绘一个隐居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这种情感是许多人内心深处的共鸣,因此这首诗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隐逸诗,它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隐居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同时也启示了人们对于现实与理想的思考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径与三茅借一峰,自携周易听松风。
隐居本为逃名诗,结入头衔却不中。

关键词解释

  • 松风

    读音:sōng fēng

    繁体字:鬆風

    意思:(松风,松风)

     1.松林之风。
      ▶南朝·宋·颜延之《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垄生。”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

  • 周易

    读音:zhōu yì

    词语解释

    ⒈  简称《易》。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内容包括《易经》、《易传》。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河流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含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

    国语辞典

    周易

  • 三茅

    读音:sān máo

    繁体字:三茅

    意思:
     1.古代供祭祀用的三嵴茅草。
      ▶《晋书•礼志上》:“武皇帝亦初平寇乱,意先仪范。其吉礼也,则三茅不翦,日观停瑄。”详“三嵴茅”。
     
     2.指传说中修仙

  • 借一

    读音:jiè yī

    繁体字:借一

    意思:与敌人作最后的决战。
      ▶《左传•成公二年》:“子又不许,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杜预注:“欲于城下,复借一战。”
      ▶《梁书•武帝纪上》:“群竖猖狂,志在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