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对雪》 因思河朔民,输税供边鄙。

因思河朔民,输税供边鄙。

意思:通过对河朔百姓,交纳赋税供边境。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对雪》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日常生活为线索,通过描绘他在帝乡暮年的宁静生活,表达了他对丰收年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满足。 首句“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描绘了诗人的故乡在岁末的景象,白天变长,他因此把门关上。这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年龄。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的生活状态。“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表明他享受了几天的假期,没有日常的公务和会议。“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描绘了他的读书生活,他读书到很晚,以至于睡到日上三竿才醒。这种描述展示了他的学识和闲适的生活态度。 “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是诗中的一句惊奇之语,描述了诗人从梦中惊醒,感到寒气逼人,然后看到窗户上落下的美丽雪花。这种描绘既展示了诗人的敏感,也展示了雪花的美丽。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是诗人的行动,他披上衣服出门观看雪景,看到雪花漫天飞舞。这一行动展示了诗人的好奇和热爱自然的心。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开始思考这个季节对他的生活有何影响。“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表明他并不担心自己的贫困,而是对丰收年感到高兴。他计划用微薄的薪俸供应家人的生活,而妻子和孩子也因为他的工作而感到温暖和安全。 最后,诗人将视线转向了更广阔的场景,思考那些在边疆守卫的士兵和为边疆提供税收的农民。“数杯奉亲老,一酌均兄弟。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这几句诗表达了他对所有人的祝福和关心,无论他们身处何处,他都希望他们过得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诗人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通过描绘他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他也关注到了更广阔的社会场景,表达了对所有人的祝福和关心。这首诗的文字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到温馨和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
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
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
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
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
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
薪刍未阙供,酒肴亦能备。
数杯奉亲老,一酌均兄弟。
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
因思河朔民,输税供边鄙。
车重数十斛,路遥几百里。
羸蹄冻不行,死辙冰难曳。
夜来何处宿,阒寂荒陂里。
又思边塞兵,荷戈御胡骑。
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

作者介绍 萧衍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河朔

    读音:hé shuò

    繁体字:河朔

    英语:the north of Huanghe River

    意思:
     1.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书•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

  • 民输

    读音:mín shū

    繁体字:民輸

    意思:(民输,民输)
    人民缴纳赋税。
      ▶明·唐顺之《佥事孙公墓志铭》:“公始至邑,岁饥捐公廪代民输。自是孜孜民隐,平徭清赋,养老长孤。”

    解释:

  • 边鄙

    边疆;边远的地方。《国语·吴语》:“夫 吴 之边鄙远者,罢而未至。”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则千载之后,边鄙无虞,中国之人,得安枕而卧。” 清 李宪乔 《修堠谣》:“此邦虽边鄙,同是天赤子。” 郑观应 《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日泰西外强敌,越国鄙远而来,今 南洋 各岛悉为佔据,则边鄙已同接壤,郊坰无异户庭也。”

    读音:biān b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