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憎吏行》 人逢胥吏面,唾欲捣其胸。

人逢胥吏面,唾欲捣其胸。

意思:人逢小吏面,唾液要捣毁他的胸部。

出自作者[宋]陈藻的《憎吏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强烈的愤慨之情,揭示了胥吏的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抨击了州县官的包庇纵容,对当时社会的不公不义表达了深深的忧虑。 首段描绘了胥吏的欺压,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唾弃他们的行为,甚至想要捣毁他们的胸膛。这些胥吏为何有如此大的权力?他们只是因为命运的安排,被造化赋予了蛇虫一样的本质。 接下来的几段,诗人进一步揭示了胥吏生活的艰难,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参与各种词讼,从中渔利。他们本性恶劣,却因为贫穷而不得不煎熬在穷困之中。他们得到钱财就欢喜,完全不顾及公正道理。州府和县官对他们的贪赃枉法却宽容纵容,三尺法度对他们来说只是虚设。这些胥吏的贪婪和州县官的包庇纵容,使得百姓的冤屈无处申诉。 然而,诗人并没有放弃希望,他期待着高高的天空能垂下耳朵,听到百姓的冤屈。然而,如果高高的天空也不能主持公道,那么百姓的冤屈就只能寄托在无力的申诉上了。最后,诗人用“官吏屋俱丰”来讽刺那些贪官污吏的富裕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描绘胥吏的贪赃枉法和百姓的苦难生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一面。诗人对公正的渴望和对社会不公的忧虑,都深深地烙印在这首诗中。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逢胥吏面,唾欲捣其胸。
伤哉彼何罪,造化生蛇虫。
田宅世无有,妻孥腹屡空。
人家词讼起,踊跃时命通。
天性本怀恶,煎熬仍怕穷。
得钱即欢喜,道理那能公。
州府珍宝馈,县官筵席供。
吏贓黥且死,州县多宽容。
三尺既虚设,民冤诉高穹。
高穹不垂耳,官吏屋俱丰。

关键词解释

  • 胥吏

    读音:xū lì

    繁体字:胥吏

    英语:petty official

    意思:官府中的小吏。
      ▶《北齐书•彭城王浟传》:“守令参佐,下及胥吏,行游往来,皆自赉粮食。”
      ▶唐·柳宗元《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