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秦炼师归岑公山》 紫泥飞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观。

紫泥飞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观。

意思:紫泥飞下诏金銮,列象分明人们抬头看。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送秦炼师归岑公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朝廷诏书的诗。诗中描绘了诏书的颁布过程和诏书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敬仰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首句“紫泥飞诏下金銮”中,“紫泥”是诏书的封套,“金銮”是皇宫的殿堂,两者结合,形象地描绘了诏书的颁布过程。 “列象分明世仰观”一句,借用列象的庄严和世人的仰望,进一步强调了诏书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诏书的影响。“北省谏书藏旧草,南宫郎署握新兰”,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诏书对官僚体系的影响,使旧草焕发新意,新兰崭露头角。“春归凤沼恩波暖”一句,描绘了诏书带来的温暖和恩泽。“晓入鸳行瑞气寒”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诏书对官员们的影响,使他们感到寒冷的瑞气。 最后两句,“偏是此生栖息者,满衣零泪一时干”,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他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得到诏书的垂青,而感到失落和无奈。满衣的泪水一时也难以干涸,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诏书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朝廷的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紫泥飞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观。
北省谏书藏旧草,南宫郎署握新兰。
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
偏是此生栖息者,满衣零泪一时干。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明世

    读音:míng shì

    繁体字:明世

    意思:政治清明的时代。
      ▶《史记•太史公自序》:“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
      ▶《三国志•蜀志•孟光传》:

  • 金銮

    读音:jīn luán

    繁体字:金鑾

    意思:(金銮,金銮)

     1.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
      ▶前蜀·毛文锡《柳含烟》词:“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
     <

  • 紫泥

    读音:zǐ ní

    繁体字:紫泥

    意思:古人以泥封书信,泥上盖印。皇帝诏书则用紫泥。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奉高皇帝玺绶”李贤注引汉·蔡邕《独断》:“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皆以武都紫泥封之。”
      ▶唐·杨炯《

  • 飞诏

    读音:fēi zhào

    繁体字:飛詔

    意思:(飞诏,飞诏)

     1.指诏书。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践蛇茹蛊不择死,忽有飞诏从天来。”
      ▶唐·李山甫《贺邢州卢员外》诗:“紫泥飞诏下金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