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赋得无诸城送浦舍人源归晋阳》 连营国步分秦土,绘衮王章入汉仪。

连营国步分秦土,绘衮王章入汉仪。

意思:连营国步分中国,绘衮王章进入汉仪。

出自作者[明]林鸿的《赋得无诸城送浦舍人源归晋阳》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君不见昔时无诸城》是一首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对古人精灵的深深怀念,对今人遗忘历史的深深叹息。 首联“君不见昔时无诸城,荒丘断陇今人耕。”描绘了一幅昔日的繁华已逝,只剩下荒丘和田陇的景象,引人深思。无诸城曾经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对比强烈,引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颔联“陵谷烟沉知几代,古人精灵竟何在。”进一步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古人精灵的去向的疑问,诗人似乎在追问,那些逝去的古人,他们的灵魂究竟在哪里?这种对古人精灵的怀念和追寻,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回忆无诸城的繁荣,描绘了当时的军事布局、礼仪制度、文化艺术等,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怀念。然而,山河巍巍却不能长保,历史的变迁让人无限感慨。尽管如此,赤帝的封号、曲台的景象、古殿的寂寥等都还在,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也让人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欲将陈迹问行人,落叶纷纷不知处。”诗人似乎想要向行路之人打听过去的遗迹,然而落叶纷纷,却已经无从寻觅。这既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常的无奈,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怀念和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无诸城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对古人精灵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常的感慨。这是一首深情而深沉的诗,让人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不见昔时无诸城,荒丘断陇今人耕。
陵谷烟沉知几代,古人精灵竟何在。
忆昔无诸全盛时,都城百雉何逶迤。
连营国步分秦土,绘衮王章入汉仪。
山河巍巍那可恃,跃马屠龙今已矣。
列国犹传赤帝封,曲台尚对沧江水。
沧江水流去不还,故宫落日不堪看。
宝衣夜化空陵火,弓剑秋悬古殿寒。
故人西归从此去,策马秋芜城下路。
欲将陈迹问行人,落叶纷纷不知处。
作者介绍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

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而一时才士如郑孟宣、高廷礼、周又铉、黄铉之、林伯璟、林汉孟之流,皆从之游。其后王皆山、王中美、王孟扬、陈仲完、郑公启、张友谦、赵景哲诸名人,以诗名于时,又私淑于鸿者也……”。《四库全书提要》中说:“况高棅尚不免庸音,鸿则时绕清韵。”欧应昌《瑞岩山志》曾收录林鸿《游瑞岩》一诗。

林鸿著作有《林鸿诗》1卷、《鸣盛词》1卷、《鸣盛集》4卷。明代曾刊印《闽中十子诗抄》一书,收录有林鸿诗作。

关键词解释

  • 王章

    读音:wáng zhāng

    繁体字:王章

    意思:
     1.犹王礼。天子的礼仪。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请隧,弗许,曰:‘王章也。’”孔颖达疏:“隧为王之葬礼,诸侯皆县柩而下,故不得用隧。
      ▶

  • 汉仪

    读音:hàn yí

    繁体字:漢儀

    意思:(汉仪,汉仪)
    汉官威仪。泛指中国礼仪制度。
      ▶唐·李白《赠张相镐》诗:“庶同昆阳举,再睹汉仪新。”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文非文,史非史,譬夫乌孙造室,

  • 连营

    读音:lián yíng

    繁体字:連營

    意思:(连营,连营)

     1.扎营相连。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
      ▶《北史•宇文护传》:“护连营渐进,

  • 国步

    读音:guó bù

    繁体字:國步

    英语:national fate

    意思:(国步,国步)

     1.国家的命运。步,时运。
      ▶《诗•大雅•桑柔》:“于乎有哀,国步斯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