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本事诗》 赠尔多情诗一卷,他年重拾石榴裙。

赠尔多情诗一卷,他年重拾石榴裙。

意思:赠你多情诗一卷,其他年重拾石榴裙。

出自作者[近代]苏曼殊的《本事诗》

全文创作背景

苏曼殊的《本事诗》创作背景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这些诗是为他的日本友人百助枫子所写。苏曼殊和百助枫子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但由于苏曼殊的身份和处境,他们的感情始终无法得到圆满的结局。因此,这些诗表达了苏曼殊对百助枫子的思念和无奈之情。 另外,这些诗也反映了苏曼殊个人的心境和经历。他一生漂泊不定,经历了许多坎坷和痛苦,这些诗也表现了他内心的苦闷和彷徨。同时,这些诗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综上所述,苏曼殊的《本事诗》创作背景涉及到他的个人经历、感情和心境等多方面因素,是他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相怜病骨轻于蝶,梦入罗浮万里云。
赠尔多情诗一卷,他年重拾石榴裙。
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关键词解释

  • 石榴裙

    引用解释

    朱红色的裙子。亦泛指妇女的裙子。 南朝 齐 何思澄 《南苑逢美人》诗:“风捲蒲桃带,日照石榴裙。” 唐 武则天 《如意娘》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明 叶宪祖 《夭桃纨扇》第一折:“丹初染,血尚湮,娇红争妬石榴裙。” 清 陈维崧 《临江仙·赠柯翰周》词:“好将断肠句,写徧石榴裙。” 老舍 《四世同堂》八八:“她,不光能

  • 情诗

    解释

    情诗 qíngshī

    [love song] 抒发爱情的诗,尤指男人对女人的诗

    引用解释

    表示爱情的诗。 鲁迅 《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见了一位道学的批评家攻击情诗的文章,心里很

  • 多情

    读音:duō qíng

    繁体字:多情

    英语:acracholia

    意思:
     1.富于感情,常指对情人感情深挚。
      ▶《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 榴裙

    读音:liú qún

    繁体字:榴裙

    意思:红如榴花的裙子。
      ▶元王逢《听郑廷美弹琴》诗:“榴裙蕙带辞罗洞,玉佩珠璎脱飞鞚。”
      ▶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银塘风味,岂甘心丛林自栖。谁念我桃叶无缘,幸逢卿榴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