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登望嵩楼望少室雪畏风不敢招客》 子晋玉笙如不隔,浮丘仙袂欲相招。

子晋玉笙如不隔,浮丘仙袂欲相招。

意思:玉笙如不隔子晋,浮丘仙袂也想招。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早登望嵩楼望少室雪畏风不敢招客》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雪消融,作者在望嵩楼上欣赏美景,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首句“临汝城中春雪消,望嵩楼上对迢峣。”描绘了作者所在的城市春雪已消,作者在望嵩楼上远眺,景色壮丽。其中,“春雪消”点明了季节,“迢峣”则描绘了楼的高耸。 “已披氛雾呈孤秀,未许春寒上泬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春雪消融后景象的赞美,认为它摆脱了冬天的阴霾,展现了独特的秀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希望春天不要很快过去,保持这份空旷的感觉。 “子晋玉笙如不隔,浮丘仙袂欲相招。”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分别指代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王子晋和浮丘伯。他们常常笙箫招引云气,驾鹤升天。这里的意思是要是春雪不隔断仙人的召唤,浮丘伯的仙袂飘飘,似乎就要来招引作者。 “便思唤客同清赏,苦畏春风入敝貂。”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春雪消融后想要邀请朋友一同欣赏美景的愿望,但又担心春风会吹破自己的衣物(敝貂),无法尽情享受。这既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流露出些许无奈和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雪消融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临汝城中春雪消,望嵩楼上对迢峣。
已披氛雾呈孤秀,未许春寒上泬寥。
子晋玉笙如不隔,浮丘仙袂欲相招。
便思唤客同清赏,苦畏春风入敝貂。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子晋

    读音:zǐ jìn

    繁体字:子晉

    意思:(子晋,子晋)
    王子乔的字。神话人物。相传为周灵王太子,喜吹笙作凤凰鸣,被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后升仙。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昔子晋舍视膳之役,弃储贰之重,而灵王不责

  • 玉笙

    读音:yù shēng

    繁体字:玉笙

    意思:
     1.饰玉的笙。亦用为笙之美称。
      ▶南朝·梁·刘孝威《奉和简文帝太子应令》:“园·绮随金辂,浮丘侍玉笙。”
      ▶宋·苏轼《菩萨蛮》词:“玉笙不受朱唇暖,离声凄

  • 相招

    读音:xiāng zhāo

    繁体字:相招

    意思:邀请。
      ▶唐·岑参《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诗:“乘兴忽相招,僧房暮与朝。”
      ▶唐·温庭筠《南歌子》词:“转眄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