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天坛山》
支藤陟曾巅,中有少室屋。
支藤陟曾巅,中有少室屋。
意思:
支藤上曾顶,其中有少室屋。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天坛山》
全文创作背景
**《天坛山》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经历密切相关**。汪元量作为南宋末的诗人和宫廷琴师,亲身经历了许多历史的变迁。他目睹了国家的衰落和最终的灭亡,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首诗中,他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天坛山,以及“群峰如儿孙,罗列三十六”的描绘,都寄托了作者深厚的感情和寓意。
相关句子
迷人寄生酒,匝地月支藤。
--
出自《过何泰华园分韵二首》作者:[明]陶望龄
支藤来海峤,骨肉海西边。
--
出自《忆弟》作者:[宋]叶茵
支藤乘兴入春郊,梅奈疏篱亚竹梢。
--
出自《次出郊韵》作者:[宋]叶茵
重寻曲折恐蹉跌,安得远讨闲支藤。
--
出自《游菩提山值雨宿存思庵》作者:[明]贝琼
手里支藤长过肩,月明扶醉步村前。
--
出自《老人》作者:[明]郑崐
不应中有少微星。
--
出自《定风波·牛女心期与目成》作者:[宋]谢薖
寂寞江天云雾里,何人道有少微星。
--
出自《严中丞枉驾见过》作者:[唐]杜甫
自怜作赋非王粲,戛玉鸣金有少游。
--
出自《话别秦六郎》作者:[明]袁崇焕
酒才中圣无劳劝,笔到颠狂有少讹。
--
出自《过孟阳有怀叔达》作者:[明]娄坚
纵然有少残零热,自是无缘顿段凉。
--
出自《七用喜雨韵三首》作者:[宋]吴潜
外遗数百家,室屋鳞参差。
--
出自《题共乐堂》作者:[宋]汪泌
草莱荒蒙茏,室屋壅尘坌。
--
出自《冲雨向万载道中得逍遥观托宿遂戏题》作者:[宋]黄庭坚
室屋不寻丈,猗猗几长身。
--
出自《既过曾居因访刘茂实秀才是日明叔同出恨仲威》作者:[宋]赵蕃
留肃子,草衣儒,居无室屋出无驴。
--
出自《留肃子歌》作者:[元]杨维桢
诗句原文
我登天坛山,洒然清吟目。
群峰如儿孙,罗列三十六。
支藤陟曾巅,中有少室屋。
山人化飞仙,庭除生苜宿。
古碑野火烧,剥落字难读。
雏鹿卧幽岩,孤鸟响空谷。
解鞍小迟留,偷閒半日足。
长啸归去来,题诗纪幽独。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