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魏四落第还乡》 君家盛德岂徒然,时人注意在吾贤。

君家盛德岂徒然,时人注意在吾贤。

意思:你家盛德难道徒然,当时的人注意在我的好。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送魏四落第还乡》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东归不称意,客舍戴胜鸣。”直接表达了作者在归途中的失意,以及客舍中雄鸡报时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落寞的氛围。 “腊酒饮未尽,春衫缝已成。”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也不忘生活的细节,体现出他的坚韧和乐观。 “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长安、洛阳这两个古都的典型象征,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不仅是对大自然的描绘,更是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魏侯池馆今尚在,犹有太师歌舞台。”这两句是对故人的怀念,也是对过去的回忆,体现出作者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那个时代的留恋。 “君家盛德岂徒然,时人注意在吾贤。”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不满,体现出作者的理想和抱负。 最后两句,“莫令别后无佳句,只向垆头空醉眠。”是对友人的期待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抱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深情的诗,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归不称意,客舍戴胜鸣。
腊酒饮未尽,春衫缝已成。
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
魏侯池馆今尚在,犹有太师歌舞台。
君家盛德岂徒然,时人注意在吾贤。
莫令别后无佳句,只向垆头空醉眠。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盛德

    读音:shèng dé

    繁体字:盛德

    意思:
     1.指四时之盛气。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孔颖达疏:“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于木位,故云盛德在木。”<

  • 时人

    引用解释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读音:shí rén

  • 徒然

    读音:tú rán

    繁体字:徒然

    短语:纸上谈兵 干 白搭 白 徒劳无益 贼去关门 海底捞月 一事无成 徒劳 虚 望梅止渴 瞎 隔靴搔痒 画饼充饥 水中捞月 徒劳无功 徒 扬汤止沸 乏 缘木求鱼 问道于盲

  • 君家

    读音:jūn jiā

    繁体字:君家

    意思:
     1.敬词。犹贵府,您家。
      ▶《玉臺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南史•颜延之传》:“﹝颜延之﹞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

  • 岂徒

    读音:qǐ tú

    繁体字:豈徒

    意思:(岂徒,岂徒)
    难道只是;何止。
      ▶《孟子•公孙丑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后汉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