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打冰词》 鱼龙潜逃科斗匿,殊耐鞭杖非穷民。

鱼龙潜逃科斗匿,殊耐鞭杖非穷民。

意思:鱼龙潜逃蝌蚪隐藏,特别能忍耐鞭打不是穷人。

出自作者[清]吴伟业的《打冰词》

全文创作背景

《打冰词》的创作背景与**明末清初**的历史事件和吴伟业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的背景介绍: 1. 历史背景:明朝末期,政治腐败,天灾人祸频发,导致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最终明朝灭亡。随后,清朝建立,但对于许多明朝遗民来说,这是亡国之痛,心中充满了哀伤和愤慨。 2. 吴伟业的经历:吴伟业是明朝的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明朝灭亡后,他选择了归隐,但清朝建立后,他又被迫出仕。这种在两朝之间的经历,使得他对于亡国之痛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打冰词》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描述了渔民在严寒中打冰捕鱼的艰辛生活,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在亡国之后的痛苦和哀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河风高水生骨,玉垒银桥堆几尺。
新戍云中千骑马,横津直渡无行迹。
下流湍悍川途开,吹笳官舫从南来。
帆樯山齐排浪进,牵船百丈声如雷。
雪深没髁衣露肘,背挽头低风塞口。
相逢羡杀顺流船,急问来时河冻否。
溜过湖宽放闸平,长年稳望一帆轻。
夜深侧听流澌响,琐碎玲珑渐结成。
篙滑难施橹枝折,舟人霜满髭须白。
发鼓催船唤打冰,冲寒十指西风裂。
吁嗟河伯何硁硁,白棓如雨终无声。
鱼龙潜逃科斗匿,殊耐鞭杖非穷民。
官舱裘酒自高卧,只话篙师叉手坐
作者介绍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

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关键词解释

  • 科斗

    读音:kē dòu

    繁体字:科鬥

    意思:
     1.蝌蚪。蛙或蟾蜍的幼体。
      ▶《庄子•秋水》:“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陆德明释文:“科斗,虾蟆子也。”
      ▶唐·韩愈《峡石西泉》诗:“闻说

  • 鱼龙

    读音:yú lóng

    繁体字:魚龍

    短语:恐龙

    英语:ichthyosaurus

    意思:(鱼龙,鱼龙)

     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
      ▶《周礼•地官

  • 潜逃

    读音:qián táo

    繁体字:潛逃

    短语:越狱 逃窜 外逃 在逃

    英语:run away

    意思:(潜逃,潜逃)
    偷偷地逃走。
      ▶《诗•小雅•四月》:“

  • 穷民

    读音:qióng mín

    繁体字:窮民

    意思:(穷民,穷民)

     1.指鳏、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
      ▶《周礼•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
      ▶郑玄注:“穷民,天民之穷而无告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