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紫阁无名头陀》 山海禅皆遍,华夷佛岂殊。

山海禅皆遍,华夷佛岂殊。

意思:山海禅都遍,华夷佛难道有什么不同。

出自作者[唐]姚合的《寄紫阁无名头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禅宗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句“峭行得如如,谁分圣与愚”,峭行,指的是一种坚定不移的行径,如如,则是形容一种稳定、不动摇的状态。这句诗表达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无论身份如何,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本色,不受外界干扰,不受世俗评价的影响。而“谁分圣与愚”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普遍性,不论圣人还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 “不眠知梦妄,无号免人呼”,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梦境的理解。作者认为,只有通过不眠,才能认识到梦境的虚妄,从而避免在梦中受到他人的呼喊和干扰。这实际上是对禅宗“无我”思想的表达,即只有通过摆脱自我,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山海禅皆遍,华夷佛岂殊”,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禅宗哲理的普遍性的理解。山海代表了广阔无垠的世界,禅则是佛教哲理的核心。作者认为禅宗哲理是普遍适用的,无论在哪个地方,无论在哪个时代,佛法都是一样的。华夷则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作者也认为佛法超越了地域和民族的界限。 最后,“何因接师话,清净在斯须”,作者表达了对与禅师交流的渴望。他希望通过与禅师的对话,能找到片刻的清净和安宁。这实际上是对禅宗追求内心平静和超越的追求的再次强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禅宗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智慧和洞察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峭行得如如,谁分圣与愚。
不眠知梦妄,无号免人呼。
山海禅皆遍,华夷佛岂殊。
何因接师话,清净在斯须。

关键词解释

  • 山海

    读音:shān hǎi

    繁体字:山海

    意思:
     1.山与海。
      ▶《史记•吴王濞列传论》:“﹝吴王﹞能薄赋歛,使其众,以擅山海利。”
      ▶晋·卢谌《赠刘琨》诗:“每凭山海,庶觌高深。”
      ▶宋·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