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 岂料生还杳无日,冢边唯卧石麒麟。

岂料生还杳无日,冢边唯卧石麒麟。

意思:岂料生回杳无一天,只有躺在坟边石麒麟。

出自作者[宋]葛立方的《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蟾窟登高远眺,感慨万千而写下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在休辰之中,受到朝廷的宠信和重用,担任两州民社重任,然而却无法实现归乡的愿望,只能在坟边枕石而眠的无奈和忧虑。 首联“登名蟾窟值休辰,中外掀腾宠数频”,作者在蟾窟登高远眺,正值休辰,朝廷内外纷纷传颂着他的荣耀。颔联“锦帐握兰荣帝所,绣衣持斧耀江滨”则描绘了作者受宠的场景,他身居官府,手握香草,在皇帝身边受到恩宠;身着绣有斧头的官衣,在江边炫耀,表现出他的荣耀和威严。 颈联“两州民社施张在,四水门墙卜筑新”描绘了作者在两州实施民生工程,同时在四水门为百姓占卜,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民生工程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待。 然而,尾联“岂料生还杳无日,冢边唯卧石麒麟”却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忧虑。他无法实现归乡的愿望,只能在坟边枕石而眠,如同石麒麟一样静静地守护着先人的坟墓。这表达了作者对无法回归故乡的深深遗憾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在荣耀和重任中的无奈和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遗憾。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登名蟾窟值休辰,中外掀腾宠数频。
锦帐握兰荣帝所,绣衣持斧耀江滨。
两州民社施张在,四水门墙卜筑新。
岂料生还杳无日,冢边唯卧石麒麟。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葛立方(?~1164),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关键词解释

  • 石麒麟

    引用解释

    亦省作“ 石麟 ”。 1.古代帝王陵前的石雕的麒麟。《西京杂记》卷三:“观前有三梧桐树,树下有石麒麟二枚,刊其胁为文字,是 秦始皇 驪山 墓上物也。”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丹阳 大姑陵 ,陵下有石麟二枚,不知年代。” 唐 刘禹锡 《汉寿城春望》诗:“田中牧竖烧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前蜀 韦庄 《上元县》诗:“止竟霸

  • 无日

    读音:wú rì

    繁体字:無日

    英语:all the time; not a single day

    意思:(无日,无日)

     1.不日,为时不久。
      ▶《诗•小雅•頍弁》:“死丧

  • 生还

    读音:shēng huán

    繁体字:生還

    短语:回生

    英语:survive

    意思:(生还,生还)
    活着回来。
      ▶《东观汉记•岑彭传》:“嚣尾击诸营,彭师殿,东

  • 杳无

    读音:yǎo wú

    繁体字:杳無

    意思:(杳无,杳无)
    了无,绝无。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连贵﹞去年曾受对门胡家聘……越十余年,杳无亲戚来寻访,乃以配圉人刘登。”
      ▶巴金《灭亡》

  • 麒麟

    读音:qí lín

    繁体字:麒麟

    英语:kylin

    意思: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徵祥瑞。
      ▶《管子•封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