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怀三十六首》 岌{上山下業}都城门,缭绕长亭路。

岌{上山下業}都城门,缭绕长亭路。

意思:岌{上山下业}都城门,缭绕长亭路。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秋怀三十六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痛惜的离别诗,借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象征来描绘出诗人对离去友人的思念和忧虑。整首诗情感饱满,韵味深长。 首先,诗的开篇“塞鸿犹未来,梁燕已辞去”通过对比塞鸿和梁燕,突显了友人已经离去,而期待的消息却还未到来的深深怅惘。塞鸿未至,梁燕已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失落和焦虑。 其次,“云山千万重,相逢在何处”一句,以云山为喻,形象地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重重阻隔,相逢无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失落和焦虑。 再次,“岌{上山下業}都城门,缭绕长亭路”通过对都城门和长亭路的描绘,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离别场景,使读者仿佛能看见诗人在城门口长亭路上,久久凝视着友人离去的背影。 最后,“风土败人衣,才新又成故”一句,通过对衣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因为思念友人,无心打理自己,新衣也变得旧了,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的离别之痛和思念之苦,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情谊和哀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塞鸿犹未来,梁燕已辞去。
云山千万重,相逢在何处。
岌{上山下業}都城门,缭绕长亭路。
风土败人衣,才新又成故。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都城

    读音:dū chéng

    繁体字:都城

    短语:京 都 北京

    英语:capital

    意思:
     1.都邑的城垣。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长亭

    读音:cháng tíng

    繁体字:長亭

    英语:road-side pavilion

    意思:(长亭,长亭)
    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亦称“十里长亭”。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

  • 缭绕

    读音:liáo rào

    繁体字:繚繞

    短语:回 萦绕 围绕

    英语:wreathe

    意思:(缭绕,缭绕)

     1.回环盘旋。
      ▶《文选•潘岳<射雉赋

  • 城门

    读音:chéng mén

    繁体字:城門

    短语:宅门 球门 窗格 拉门 关门 拱门 便门 太平门 后门 前门 大门 舱门 正门

    英语:city gate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