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长史王公责躬》 自咎失明义,宁由贝锦诗。

自咎失明义,宁由贝锦诗。

意思:从过失明确,难道因为谗言诗。

出自作者[唐]储光羲的《上长史王公责躬》

全文赏析

这首诗《覆舟无伯夷,覆车无仲尼》是一首充满自省和谦卑之情的作品,它以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思考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德和价值的理解。 首先,诗中的“覆舟无伯夷,覆车无仲尼”两句,形象地表达了人生中的两种极端情况。伯夷是古代的一位清廉之士,他拒绝吃周粟,选择饿死;而仲尼则是孔子的一位学生,他的车曾经坏在路上,却没有得到修车的帮助。这两句诗意味着,如果一个人不能像伯夷那样坚守原则,或者不能像仲尼那样谦逊待人,那么他在人生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 接着,“自咎失明义,宁由贝锦诗”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看不清世事的自责和懊悔。贝锦是指有纹理的贝壳所制成的锦缎,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善于逢迎、善于言辞的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不能看清世事、不能明辨是非的懊悔,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那些善于逢迎、善于言辞的人的警惕。 “松柏日已坚,桃李日以滋”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赞美。松柏在严寒中依然坚韧不拔,而桃李则在春天里繁花似锦。这两句诗意味着,只有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最后,“灵鸟酬德辉,黄雀报仁慈”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感恩和回报的认知。德辉是指恩泽的光芒,黄雀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报恩的鸟。这两句诗意味着,只有那些懂得感恩、回报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恩泽和帮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德和价值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己不能看清世事、不能明辨是非的自责和懊悔。这首诗的语言风格独特,思考深入,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覆舟无伯夷,覆车无仲尼。
自咎失明义,宁由贝锦诗。
松柏日已坚,桃李日以滋。
顾己独暗昧,所居成蒺藜。
大贤荐时文,丑妇用蛾眉。
惕惕愧不已,岂敢论其私。
方朔既有言,子建亦有诗。
恻隐及先世,析薪成自悲。
灵鸟酬德辉,黄雀报仁慈。
若公庶伏罪,此事安能迟。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关键词解释

  • 自咎

    读音:zì jiù

    繁体字:自咎

    英语:blame oneself; rebuke oneself

    意思:自责;归罪于己。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置,自咎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

  • 失明

    读音:shī míng

    繁体字:失明

    英语:ablepsia

    意思:
     1.丧失视力。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宋·沈作哲《寓简》卷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