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罗著作两浙按狱》 科条尽晓三千罪,囹圄应空十二州。

科条尽晓三千罪,囹圄应空十二州。

意思:科目都通晓三千罪,监狱应当有十二个州。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送罗著作两浙按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使印星车适旧游”,作者通过描绘陶潜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清明的向往和对旧游之地的怀念。 首联“使印星车适旧游,陶潜今日在瀛洲”,作者以使印星车的形象开篇,表达了自己对于旧游之地的怀念和对于政治清明的向往。陶潜是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这里作者用他来比喻自己对于政治清明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造福百姓的愿望。 颔联“科条尽晓三千罪,囹圄应空十二州”,作者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清明的理解。科条是法律条文,囹圄是监狱,作者认为如果政治清明,法律公正,那么罪犯就会减少,监狱也会空闲。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清明的向往和对于社会公正的追求。 颈联“蒨绶有香笼驿马,皇华无暇狎沙鸥”,蒨绶和皇华都是古代官员出使的代称,这里作者用他们来表达自己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旧游之地的怀念。沙鸥是水鸟,这里代指自然和生活。作者希望在出使的过程中能够有闲暇去亲近自然和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的敬畏。 尾联“归来重过姑苏郡,莫忘题名向虎丘”,作者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后,对于旧游之地和生活的怀念。虎丘是苏州的名胜之一,作者希望在归来之后能够再次来到这里,不要忘记向虎丘题名留念。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和名胜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以使印星车的形象开篇,通过描绘陶潜的形象和表达自己对于政治清明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公正和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生动,比喻形象,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使印星车适旧游,陶潜今日在瀛洲。
科条尽晓三千罪,囹圄应空十二州。
蒨绶有香笼驿马,皇华无暇狎沙鸥。
归来重过姑苏郡,莫忘题名向虎丘。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囹圄

    读音:líng yǔ

    繁体字:囹圄

    短语:牢狱 牢房 禁闭室 牢 班房 狱 囚笼 大牢 水牢 铁窗 监狱 监 拘留所 监牢 地牢

    英语:jail

    意思:

  • 科条

    读音:kē tiáo

    繁体字:科條

    意思:(科条,科条)

     1.法令条文;法律条文。
      ▶《战国策•秦策一》:“科条既备,民多伪态。”
      ▶三国·魏·曹植《文帝诔》:“恢拓规矩,克绍前人。科条品制

  • 三千

    读音:sān qiān

    繁体字:三千

    意思: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