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峭崖岸,抗颜论诗书。
意思:儒生陡峭山崖,抗颜论《诗》、《书》。
出自作者[明]王廷陈的《咏怀(一十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儒生(即读书人)的赞扬和批评。诗中描绘了儒生们峭崖岸的姿态,他们高傲地谈论诗书,举止周全,正直地对待朋友和门徒。他们吐出的言辞都充满了信义,如同皎日照亮了天衢。他们外表高洁,内心却藏着狡诈和欺诈。
诗中描述了儒生们如何通过教育和实践,培养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才华。他们不仅对圣人的教诲有深入的理解,而且能够批判性地思考,对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提出批评。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一些问题。有些儒生虽然外表高洁,但内心却可能藏着狡诈和欺诈。他们可能会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影响力去追求个人利益,甚至可能违反道德规范。这种行为被视为“行劫需”,即以不道德的手段获取利益。
最后,诗中强调了诵说之道的道德重要性。如果诵说之道只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那么它就可能引发混乱和罪恶。因此,对于诵说之道,必须坚守道德原则,否则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儒生们的赞美和批评,强调了道德和诵说之道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作为读书人,我们应该坚守道德原则,用知识和才华去为人类和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利用它们去追求个人利益或违反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