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中流击楫人何在,徒感兴亡对夕阳。

中流击楫人何在,徒感兴亡对夕阳。

意思:中央击桨人何在,徒感兴亡对着夕阳。

出自作者[宋]吴芾的《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全文赏析

晚上危亭望大江,天教千古作金汤。 这首诗的标题是《晚上危亭望大江,天教千古作金汤》,这表明了诗人在晚上站在高高的亭子上,眺望滚滚的大江,而天意让他(或她)把这个情景铭刻在心,希望这种经历能够流传千古,成为保卫国家的金汤之策。 “危亭”是诗中的关键意象,它象征着高耸、坚固和重要。诗人站在高处,可以俯瞰到更广阔的视野,也更能感受到大江的壮丽和威严。同时,“危亭”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和担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国家更加稳固。 “天教千古作金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渴望。他希望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能够让这个晚上看到的景象成为一种典范,一种永恒的防线,就像金汤一样坚不可摧。 中流击楫人何在,徒感兴亡对夕阳。 然而,“中流击楫人何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的深深怀念。他们在哪里?他们是否还在为了国家的兴亡而奋斗?诗人感到疑惑和迷茫。 同时,“徒感兴亡对夕阳”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感慨。夕阳是傍晚的象征,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诗人面对夕阳,感怀兴亡,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它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智慧的诗歌,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晚上危亭望大江,天教千古作金汤。
中流击楫人何在,徒感兴亡对夕阳。

关键词解释

  • 兴亡

    读音:xīng wáng

    繁体字:興亡

    短语:盛衰

    英语:rise and fall

    意思:(兴亡,兴亡)

     1.兴盛和衰亡。多指国家局势的变迁。
      

  • 中流

    读音:zhōng liú

    繁体字:中流

    英语:midstream

    意思:
     1.犹中道,正道。
      ▶《荀子•礼论》:“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文理情用,相

  • 何在

    读音:hé zài

    繁体字:何在

    英语:wherein

    意思:
     1.在何处,在哪里。
      ▶唐·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

  • 击楫

    读音:jī jí

    繁体字:擊楫

    意思:(击楫,击楫)
    指晋·祖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拍击船桨,立誓收复中原的故事。后亦用为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之典。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词:“我欲乘风去,击楫誓

  • 感兴

    读音:gǎn xīng

    繁体字:感興

    英语:Hamhung (in Korea,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127°32\'E 39°54\'N)

    意思:(感兴,

  • 夕阳

    读音:xī yáng

    繁体字:夕陽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暮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岁暮 天年 老年 余年

    英语:the setting sun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