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庞参军 其三》 一旦不见,如何不思!

一旦不见,如何不思!

意思:一天不见,为什么不考虑!

出自作者[魏晋]陶渊明的《答庞参军 其三》

全文赏析

这首诗《伊余怀人,欣德孜孜;我有旨酒,与汝乐之。乃陈好言,乃著新诗;一旦不见,如何不思!》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它通过描述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伊余怀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体现在“欣德孜孜”一词中,意为对友人的品德和行为的赞赏和喜爱。这表明作者对友人的评价很高,并且对友人的存在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 接着,“我有旨酒,与汝乐之”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这里的“旨酒”指的是美酒,而“汝”则是指友人,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友人一起享受美酒,共同度过快乐时光的愿望。 “乃陈好言,乃著新诗”则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交流和情感表达。作者希望与友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旦不见,如何不思!”表达了作者对失去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一旦与友人分别,作者就感到非常思念和失落,无法忘记友人的存在和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交流方式,展现了诗歌在情感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伊余怀人,欣德孜孜。
我有旨酒,与汝乐之。
乃陈好言,乃著新诗。
一旦不见,如何不思!
作者介绍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关键词解释

  • 一旦

    读音:yī dàn

    繁体字:一旦

    短语:假使 要是 要 如 万一 如若 只要 一经 若 使 假设 苟 假若 假定 比方 假如 如果 设 倘若 而 倘

    英语:once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