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惊走报人来,孀妇开门一声哭。
意思:孩子惊慌地跑去报告人来,个寡妇打开门一声哭。
出自作者[唐]刘商的《吊从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晚河边访茕独》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河边一个凄凉、孤寂的场景,通过对茕独(孤独的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茕独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句“日晚河边访茕独”直接点明诗人访问的对象——茕独。诗人选择在日暮时分拜访茕独,一方面暗示了茕独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诗人对茕独的同情。此时河边一片寂静,只有茕独一人居住,更显其孤独。
“衰柳寒芜绕茅屋”描绘了茕独居住的环境:衰败的柳树、寒冷的荒草围绕着一间简陋的茅屋。这进一步展示了茕独的生活状况,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气氛。
“儿童惊走报人来,孀妇开门一声哭”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前一句描述儿童看到诗人来访时惊恐逃跑,后一句则描述孀妇开门后的一声痛哭。这两句通过儿童的惊恐和孀妇的哭声,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悲凉和愤慨。儿童惊恐的原因可能是害怕被带走或者被责骂,而孀妇的哭声则可能是对生活苦难的无奈和悲痛。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茕独的生活状况和内心的苦楚,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愤慨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