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三十首》 阎公问汝将何答,未免刀山火焰

阎公问汝将何答,未免刀山火焰

意思:阎先生问你怎么回答,未避免刀山火焰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偈颂三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佛教教义的赞美诗,表达了对佛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佛是西天梵语,但在本土被赋予了“觉义”同名的意义。这表明佛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化的精神存在,具有普遍的真理和智慧。 接着,诗中强调了佛的觉悟对众生的重要性。当心转向觉时,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为佛。这表明佛的觉悟是一种内在的觉醒,能够转变众生的无知和迷惘。 诗中还提到了佛的言教是化导迷心转觉心的手段,这表明佛通过教导来帮助众生觉醒。同时,众生开口说出的话语可能会成为入睡之语,而沙魇群迷则可能无法被唤醒。这暗示了众生的迷惑和无知程度不同,需要不同的方式来唤醒他们。 最后,诗中呼吁人们不要轻视佛的教义,而应该追求明心者的道路。只有在情忘想尽明心者之后,才能真正领悟佛的智慧和真理。这首诗也鼓励人们传播佛的教义,祝愿皇权亘古今,臣忠子孝,万物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佛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强调了佛的觉悟对众生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这首诗也体现了佛教的普世价值观,即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通过觉悟成为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佛是西天之梵语,此土将觉义以同名。
心边不觉属众生,心转觉时一切佛。
佛开口处为言教,化导迷心转觉心。
众生开口成寐语,沙魇群迷叫不醒。
迷悟不同希达者,诸佛方便救迷情。
情忘想尽明心者,海藏琅函不可轻。
在在处处堪闻演,共祝吾皇亘古今。
臣忠子孝那边静,风雨调和物物成。
是非一体元无二,佛与众生不出心。
我今圆满如来藏,唯愿众生发信心。
等与如来同受用,一闻千悟永瞻钦。
这回针芥若不遇,刹那失足坠幽冥。
阎公问汝将何答,未免刀山火焰

关键词解释

  • 刀山

    读音:dāo shān

    繁体字:刀山

    英语:mountain of swords

    意思:
     1.佛教语。地狱中的酷刑之一。
      ▶《三昧海经•观佛心品》:“狱卒罗剎驱蹙罪人令登刀山,未至山

  • 未免

    读音:wèi miǎn

    繁体字:未免

    短语:在所难免

    英语:(adv) truly; rather a bit too

    意思:
     1.不免,免不了。
      ▶《孟子

  • 火焰

    读音:huǒ yàn

    繁体字:火焰

    短语:焰 火花 灯火

    英语:blaze

    意思:(参见火燄)
    见“火燄”。

    近义词: 火柱

  • 山火

    读音:shān huǒ

    繁体字:山火

    意思:
     1.山中草木焚烧而燃起的火。包括撂荒、行猎等人为燃起的山火,以及雷电等自然原因引起的山火。
      ▶南朝·梁·何逊《七召》:“山火已燎,野霜初白。”
      ▶唐·沈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