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和昌符》 离愁不可写,蝉噪夕阳初。

离愁不可写,蝉噪夕阳初。

意思:离愁不可以写,蝉噪夕阳开始。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寄和昌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学者西归家的场景,表达了他的孤独、离愁和对名誉、地位的淡然态度。 首联“家近太行居,西归压一驴。”描绘了诗人的家乡靠近太行山,他骑着驴向西归去的场景。这一联通过明确的地理位置和行动,给读者一个清晰的画面,引出了整首诗的主题。 颔联“同侪多及第,高论独知书。”这里诗人表达了他的同伴们多已及第登科,而他独自高谈阔论,深知读书的乐趣。这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对名利的淡然。 颈联“名迹收藏遍,公卿扣谒疏。”诗人表达了他对名人的字迹收藏遍布,但对权贵的拜访却很少。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名誉、地位的淡然态度,他更注重精神世界的追求。 尾联“离愁不可写,蝉噪夕阳初。”这里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无法描述,只能在夕阳初升时,听到蝉的鸣叫声中感受到。这一联通过蝉噪和夕阳的意象,生动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理解。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对名利的淡然,以及对家乡的思念,都深深地打动着读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家近太行居,西归压一驴。
同侪多及第,高论独知书。
名迹收藏遍,公卿扣谒疏。
离愁不可写,蝉噪夕阳初。
作者介绍 谢朓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离愁

    读音:lí chóu

    繁体字:離愁

    英语:sorrow of parting; the pain of separation

    意思:(离愁,离愁)
    离别的愁思。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

  • 夕阳

    读音:xī yáng

    繁体字:夕陽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暮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岁暮 天年 老年 余年

    英语:the setting sun

    意思:

  • 不可

    读音:bù kě

    繁体字:不可

    英语:cannot

    意思:
     1.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