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郊大礼诗》 严配郊兵展教思,质文参酌礼无违。

严配郊兵展教思,质文参酌礼无违。

意思:严配郊兵展教育,质文参考没有违背礼节。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南郊大礼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祭祀场景的诗,通过对祭祀仪式的详细描绘,展现了古代文化的庄重和神圣。 首句“严配郊兵展教思”,描绘了祭祀的准备过程,军队严整,祭品准备妥当,人们开始思考和准备祭祀事宜。 “质文参酌礼无违”一句,体现了古代礼仪的严谨和规范,质朴与文雅并重,符合礼仪规范,没有违背。 “大羹味薄牲牷洁”一句,描绘了祭祀的食品,大肉的味道淡薄,牲口的肉质清洁,体现了古代祭祀的虔诚和敬意。 “至乐声和凤鸟飞”一句,描绘了祭祀的音乐,音乐和谐,凤凰飞翔,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黄道月斜风细细”和“紫坛天晓露霏霏”两句,描绘了祭祀的场所和环境,黄道月斜,风细露霏,紫坛天晓,环境优美而庄重。 最后两句“可怜此夜商山客,画尽炉灰泪满衣”,表达了诗人对商山客的同情和对祭祀的敬仰。商山客在这个神圣的夜晚,画尽炉灰泪满衣,表达了对祭祀的虔诚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化的庄重和神圣,同时也表达了对商山客的敬仰和同情。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对环境的渲染,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真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严配郊兵展教思,质文参酌礼无违。
大羹味薄牲牷洁,至乐声和凤鸟飞。
黄道月斜风细细,紫坛天晓露霏霏。
可怜此夜商山客,画尽炉灰泪满衣。
作者介绍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质文

    引用解释

    1.谓其资质具有文德。《国语·周语下》:“ 文王 质文,故天祚之以天下。” 韦昭 注:“质文,其质性有文德也。”《太平御览》卷四七六引《晋中兴书》:“﹝ 应詹 ﹞弱冠知名,太宰 何邵 见而称之曰:‘质文之士也。’”

    2.实质内容与外在形式。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杯》:“文著於质,质不居文,质文两备,然后其礼成。”<

  • 参酌

    读音:cān zhuó

    繁体字:參酌

    英语:consider; deliberate

    意思:(参酌,参酌)

     1.犹言参考;酌定。
      ▶《后汉书•曹褒传论》:“汉初天下创定,朝

  • 严配

    读音:yán pèi

    繁体字:嚴配

    意思:(严配,严配)
    谓祭天时以先祖配享。语本《孝经•圣治》:“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
      ▶南朝·梁·王屮《头陀寺碑文》:“祖武宗文之德,昭升严配;格天光表之功,弘启兴服

  • 无违

    读音:wú wéi

    繁体字:無違

    意思:(无违,无违)

     1.没有违背;不要违背。
      ▶《书•多士》:“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宁,时惟天命,无违。”
      ▶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三:“衣沾不足惜,但使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