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却羡》 抗尘走俗曾何补,却羡鹪鹩托一林。

抗尘走俗曾何补,却羡鹪鹩托一林。

意思:抗尘跑一般怎么补,却羡慕鹅鹑托一林。

出自作者[宋]罗与之的《却羡》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贵客离去、岁月流逝、自己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首句“贵客宁知拂徵琴,郢人漫倚引商音”中,诗人用“贵客”代指曾经陪伴自己的朋友,“拂徵琴”形象地描绘了朋友离去后的寂静,“漫倚引商音”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留恋和不舍。同时,“郢人”则暗喻自己,独自依靠着商音(悲凉的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那堪岁月化双鬓,空有悲欢寄寸心”则进一步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自己的无奈。诗人感叹自己已经两鬓斑白,而曾经的悲欢离合却只能寄托在内心的一片寸心之中。 “囊底有方餐白玉,床头无术致黄金”两句,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无奈。这里,“餐白玉”暗喻自己的清廉和正直,“无术致黄金”则表达了自己无法改变自己处境的无奈。 最后,“抗尘走俗曾何补,却羡鹪鹩托一林”两句,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虽然自己努力抗尘走俗,但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只能羡慕那些能够找到一片安宁之地的鸟儿,如鹪鹩一样找到一片树林安身立命。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奈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孤独。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和自嘲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贵客宁知拂徵琴,郢人漫倚引商音。
那堪岁月化双鬓,空有悲欢寄寸心。
囊底有方餐白玉,床头无术致黄金。
抗尘走俗曾何补,却羡鹪鹩托一林。

关键词解释

  • 抗尘走俗

    读音:kàng chén zǒu sú

    繁体字:抗塵走俗

    英语:busy oneself hankering after personal fame and gain; be on constant run for worldly purs

  • 抗尘

    读音:kàng chén

    繁体字:抗塵

    意思:(抗尘,抗尘)
    奔走尘世。
      ▶宋·王安石《上集贤相公启》:“为吏南州,抗尘末路。”参见“抗尘走俗”。

    造句:

  • 鹪鹩

    读音:jiāo liáo

    繁体字:鷦鷯

    英语:wren

    意思:(鹪鹩,鹪鹩)

     1.鸟名。形小,体长约三寸。羽毛赤褐色,略有黑褐色斑点。尾羽短,略向上翘。以昆虫为主要食物。常取茅苇毛毳为

  • 走俗

    读音:zǒu sú

    繁体字:走俗

    意思:
     1.指为世俗名利奔走忙碌。语出南朝·宋·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宋·范成大《次韵林子章阻浅留滞》:“我从走俗言无味,君已鸣文笔有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