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处默师》 甘露卷帘看雨脚,樟亭倚柱望潮头。

甘露卷帘看雨脚,樟亭倚柱望潮头。

意思:甘露卷帘看下脚,靠在柱子上看潮头樟亭。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寄处默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篇,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甘露卷帘看雨脚,樟亭倚柱望潮头”,诗人通过描绘甘露和潮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十年顾我醉中过,两地与师方外游”,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十年生活,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他也表达了与师父一起游历的愿望。 “久隔兵戈常寄梦,近无书信更堪忧”,诗人通过描述战争和书信中断的情景,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和担忧。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香炉烟霭虎溪月,终棹铁船寻惠休”,最后两句描绘了香炉、虎溪、月亮和铁船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这种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寻找惠休的愿望,这表明他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索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篇,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甘露卷帘看雨脚,樟亭倚柱望潮头。
十年顾我醉中过,两地与师方外游。
久隔兵戈常寄梦,近无书信更堪忧。
香炉烟霭虎溪月,终棹铁船寻惠休。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倚柱

    读音:yǐ zhù

    繁体字:倚柱

    意思:
     1.靠在柱子上。
      ▶《战国策•燕策三》:“轲(荆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

  • 雨脚

    读音:yǔ jiǎo

    繁体字:雨腳

    英语:dense raindrops

    意思:(雨脚,雨脚)

     1.密集落地的雨点。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麻》原注:“截雨脚即种者,

  • 潮头

    读音:cháo tóu

    繁体字:潮頭

    意思:(潮头,潮头)
    潮水的浪峰。
      ▶唐·窦常《北固晚眺》诗:“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水浒传》第一一九回:“寺内众僧,推开窗,指着那潮头,叫鲁智深看。”<

  • 甘露

    读音:gān lù

    繁体字:甘露

    英语:manna

    意思:
     1.甘美的露水。
      ▶《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宋·梅尧臣《和永叔桐花》:“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 卷帘

    读音:juàn lián

    繁体字:卷簾

    意思:(卷帘,卷帘)
    捲起或掀起帘子。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西洲曲》:“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五代·张泌《江城子》词:“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